“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让日子越过越幸福2021-09-17 13:53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 让日子越过越幸福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4年后的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 一年过去了,沙洲村又有哪些新变化?近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楼房巷道整齐洁净,柏油马路与小桥流水穿村而过,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红色文化,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家人的幸福日子 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进门的门槛已被磨得光亮。旧址主人徐解秀的小儿子——84岁的朱中雄留守在这里担任义务讲解员。朱中雄说,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母亲经常给他们讲“半条被子”的故事,一直盼着能再见到女红军。“现在我年纪大了,能为游客讲解,觉得很有价值。” 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则在村里开起了土菜馆,早已实现了脱贫致富。 2017年,朱小红和妻子参加了厨师技能培训,当年国庆节,他们抓住沙洲村红色旅游开发契机,开了村里第一家土菜馆和民宿。“做梦都没有想到,在自己家里用一个勺子赚来的钱,要比在外面做农活多好几倍。”朱小红感慨地说。 2014年,朱小红家的总收入还只有8500多元,到2020年,朱小红的家庭收入达到了15万元。 “总书记考察沙洲村时还看了我家的菜谱,叮嘱我要好好干,到时全国游客都会到你们沙洲来。”朱小红说,很快,因为来的客人太多,他将楼上的民宿住房全部改成了餐厅。 “当年红军给我们送来了半条被子,现在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日子。”朱小红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的收入有望达到30万元。 徐解秀的曾孙女朱淑华曾是“半条被子的温度”专题陈列馆讲解员,每每讲起这段故事,她总是很动情,“这是自家亲人亲身经历的故事,很有感触。”今年8月,朱淑华生下一对龙凤胎,她说,等孩子大一点,她还要继续去当讲解员,讲好沙洲村的红色故事。 “群凤还巢”共富沙洲 汝城小黄姜、艳红辣椒、猕猴桃、沙洲奈李、水晶梨……在沙洲村,村民一年四季都有丰收的喜悦。各种水果特产在这里随处可见,也充实着村民们的口袋和生活。 “现在村里环境美,路变宽了,车子多了,人流量也大了。”年逾七旬的村民朱积旺笑着说,“村里办事越来越方便,公交卡在村里就能办,再也不用跑到县城去。我们搭上免费公交,走亲访友到处游,方便得很呐!” 以前游客少,村民种出来的水果蔬菜,只能起早贪黑肩挑着到圩场上售卖,现在村民家门口就可摆摊;以前村里只有五六家饭店,现在发展到12家;以前是“孔雀东南飞”,现在是“群凤齐还巢”…… 村里的民俗广场后方已变成“巾帼创业一条街”:约400米长的石板小街,有二三十家店铺,女老板占了80%以上。 29岁的女店主黄青有时一天的收入能达到2000元,她一边照看店子,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她笑着说。 以前,黄青在深圳打工,随着“半条被子”的故事红遍中国,黄青的母亲开始在村里摆摊。当时就靠两条凳子、一块板子,支起一个摊位。 随着来沙洲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黄青和姐姐回到村里给母亲帮忙。后来,黄青在巾帼创业一条街接手了一家店铺,自己当起了老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沙洲村的一年来,来沙洲的游客不断攀升,累计新增180余万人次,带动村里新增摊位60余个,新增民宿、农家乐、旅游商店19家,村集体经济收入新增近40万元。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 下一篇: 奏强委员工作室“四部曲”
|
上一页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