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喧闹码头,今朝江豚乐土,长江有个“江豚湾”

2021-09-17 14:07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210917160452.jpg

昔日喧闹码头,今朝江豚乐土

长江有个“江豚湾”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阳,考察了位于长江沿岸的君山华龙码头,勉励大家守护好一江碧水。


近日,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林阁老监测点,看到了一幅如画美景:水清,岸绿,候鸟翩翩,江豚跃舞……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童铮告诉记者:“这里有了新名字——江豚湾。”


的江豚吸引游客纷纷拍摄.jpg长江边活跃的江豚吸引游客纷纷拍摄   蔡烨摄


还江豚一个宁静的家


华龙码头已不见“码头”的踪影,“江豚湾”畔,随着志愿者周辉军清亮的口哨声,一群群江豚不时跃出水面,似乎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走在木栈道上,一望无际的芦苇“绿海”随风起伏,与一江碧水相映成景,令人流连忘返。


江豚俗称“江猪”,形似海豚,素有“水中大熊猫”美誉。曾经,随着人类活动地扩展,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越来越难以看到这种“水中精灵”的身影。


以前的华龙码头,是一个砂石转运搅拌站,占有江滩面积300亩,高高耸立的砂石传送带,轰隆的作业声时时惊扰着这里的宁静。


2017年7月,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岳阳市君山区全面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华龙码头等沿长江岸线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个非法砂石码头全部取缔,并开展复绿工作。


通过综合治理,华龙码头湿地逐步显现,更是成了江豚生活的最佳栖息地。最新统计显示,长江江豚监测记录数量稳定栖息种群达210头,其中常驻华龙码头的有40头。


洞庭湖、长江岸线美丽蝶变


近年来,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强化,通过清理欧美黑杨、渔民上岸、十年禁捕、杜绝乱采砂石等,进一步降低了人类活动对洞庭湖湿地的干扰。


从2018年开始,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谭格从兼职志愿者转为全职,每周定期开展水上巡逻和环保宣教。她说:“现在开展江豚保护活动越来越顺畅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江豚,知道洞庭湖有这样一个一级保护动物。”


湖南163公里长江岸线全部位于岳阳市境内,3年来,岳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的原则,已累计完成岸线绿化2.4万亩,码头岸线复绿率达100%,有力促进了河湖、岸线、湿地生态功能的整体恢复。


君山区倚长江、傍洞庭,地处江湖之间,是湖南省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县市区。


君山区充分利用君山垸内的长江干堤与洞庭湖堤防系统形成的天然环形,通过对堤顶道路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了一条环长江与洞庭湖的马拉松赛道。2020年11月1日,来自湖南省内的5000位跑友齐聚于此,见证了最美长江岸线的独特魅力。


3年来,整个洞庭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可喜成绩。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这里野生动物数量进一步增加,2021年保护区记录到的鸟类有359种,特别是越冬水鸟数量达28.9万只,比上年度同期增长了16.6%,为近十年之最,自然野化麋鹿群数量也发展到200多头。


从“江豚湾”到洞庭湖,从水下到湿地,从陆地到天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铺展在美丽岳阳……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