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先进计算产业改变生产和生活“算力”异军突起 驱动产业升级2021-09-24 10:19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湖南先进计算产业改变生产和生活 “算力”异军突起 驱动产业升级 9月16日,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召开。在全球计算机技术领域,湖南异军突起,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计算机产业版图中的重要板块。 日前,政协融媒记者参加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采访团,走访了一批湖南计算产业企业,探寻先进计算产业如何助力“三高四新”战略。 精准预警地质灾害 “近300万立方米土石方倾泻而下,300米省道路面、1座小型电站和5间民房瞬间被毁,所幸无人员伤亡,‘通风报信’让群众得以提前转移的,是北斗高精度智能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系统。”在湖南北斗微芯公司的演示屏前,技术总监甘雨展示了去年7月北斗卫星对石门县突发重大山体滑坡成功实现地质灾害预警的案例。 甘雨介绍,在灾情发生前,这套北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曾向有关部门先后发出了3次不同等级的预警,让14户33人提前撤离,背后是基于北斗高精度接收机和定位算法,对现场坡体毫米级的位移进行感知监测和计算分析处理,并通过智能灾变预警评估模型,实时进行灾害智能评估和预警。“仅2020年,这套系统就成功预警30余次。” 中大检测(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一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小机甲”,是基于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5G技术应用建立的地灾智能监测解决方案。该公司副总经理胡泽超介绍,通过现场设备全天候采集的上万亿数据,后台不断构建模拟场景,形成一套计算体系,建立起一个地质灾害预警模型。数据积累得越多,模型就会变得更聪明,预测信息也将更准确,如同在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隐患区域装上了“千里眼”。目前该方案已成功运用在湖南怀化、青海玉树等地。 采访中,多家企业展示的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体现了计算模块运用推进的装备现代化。
算力支持更精准防疫 疫情来了,如何在海量人群的流动数据中锁定密切接触人群?在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可以找到答案。 该中心副主任彭绍亮介绍,运用天河超级计算机,对用户手机和信号基站的连接时间、地理位置等关键数据,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并展开计算,可快速定位与确诊及疑似病例有交集的人群,大大加快了流调溯源工作。 “变异病毒德尔塔来袭时,国家超算长沙中心迅速调集了300个高性能计算节点,3.6万个计算核心,为湖南疫情防控提供24小时不间断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支持。”彭绍亮说,现在找到一个新冠密接者的行动轨迹,只需1.4秒,“算力”为疫情防控赢得了先机。 通过手机上的健康码、行程码,每一个人是否去过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均一目了然,这背后也是计算的“魔力”。 疫情期间,长沙经开区科技新城园区的行深智能科技公司,快速响应了一套应急物资终端无人化智能配送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到多个封控区域物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公司副总裁谭筠介绍,他们自主研发的无人智能配送系统,通过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和机器视觉系统的深度融合,可与其它传感器时空对准,无人车会根据现场突发状况绕道而行,并自动规划导航路线完成任务。目前公司推出的系列无人零售车、短驳物料运输车、智慧物流配送车等,已应用到校园、园区、景区、厂区等场景。 计算互联赋能实体经济 区块链技术正逐步在实体经济中发挥效应。 在长沙经开区的区块链产业园,天河国云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杨征通过“天河链控工业-互联网安全云平台”等应用场景,解读了区块链技术为实体经济赋能的具体案例。 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盾构机,屡破地下挖掘工程的难题,但这重达千吨的庞然大物的背后,光设计图纸所需费用就上千万元。天河国云通过区块链底层技术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图纸下工厂”难题,不仅能实现图纸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控可溯源,有效保证了图纸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在节约资金、时间的同时,也为企业成功解决了数据流转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湖南制造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 坐落在长沙高新区的梦洁家纺,是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其智能生产工厂,吊挂式传输加工系统在电脑上接单后,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机器每15分钟就能将一套完整的4件套成品制造出来,日产量可达1100床。通过云数据处理中心,将智慧门店和智能制造系统有机结合,梦洁还打通了运输、仓储、整理、配送、信息等环节的线上线下完整供应链。 以计算力为基础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正全面触及湖南实体经济,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示范试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中电互联在长沙落地的“中电云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互联网开发、部署、运行、运维等全生态平台,并探索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中电云网所副所长翟值楚介绍,目前,中电云网注册企业已超5万家,活跃用户超6000家。 中电凯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印刷电路板表面组装技术生产企业,仓库中存在各类材料和产品超2000种。为解决仓储入库和取料的繁难及物料追溯、库内出错率等问题,企业自主研发了一套智能仓储管理信息化系统。如今,仓管员只需将任务单输入电脑,仓库货贺上就会在对应物料上亮起红灯,对其进行二维码扫描取料即可完成工作。这套系统实现了物料标签一码到底的高效作业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自身的难题,也推广应用到行业内多家企业的仓储系统。 让生鲜更惠民 打开兴盛优选小程序,选购次日所需的生鲜商品,次日即可在小区附近门店实现提货。在湖南兴盛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办公楼的大屏幕上,不停闪烁着线上实时订单数量,目前公司日均订单超千万。 “算法是生产力,也最大程度实现了惠民。”兴盛优选研发信息中心总经理柳明说,依托社区便利店,通过预售+自提的社区团购模式,让消费者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还能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优质商品。 柳明说,兴盛优选不仅是一家电商企业,也是一家数据公司、科技公司,所有的运营决策均是基于平台背后的计算与数据。 从销售层面,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建立算法模型,预测今天的销量,提前配货,提升配送效率,降低生鲜损耗,把商品以最低的成本送达消费者,可以让销售行为变得更有规律。 此外,兴盛优选开发的供应商应用后台,同样依靠算法在帮助供应商及时掌握销售数据、配送需量,还能预测下一次的销量,从而避免供应不足或货物积压等问题。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寻晓燕 上一篇: 生产生活正被“斗”转星移
下一篇: 从内陆大省迈向开放高地
|
上一页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