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正被“斗”转星移2021-09-24 10:24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北斗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生产生活正被“斗”转星移 9月16日至17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长沙召开,主题为“北斗服务世界,应用赋能未来”。 自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全球服务,北斗目前已全面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北斗应用也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北斗服务各行各业 在北斗规模应用成果展上,汇集了当前北斗规模应用最新前沿成果。目前,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至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非洲等地成功应用。 在特种行业展区,一块腕表引来不少人围观。“这是全球首款短报文手表。”湖南北斗天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星怡介绍这款手表的神奇之处。 北斗最特殊也是最强大的一个功能是“双向通信”,即允许两台设备之间通过短报文(120个汉字以内的短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这是全球首创的技术,也是与其他3个导航系统最大的区别之一。通过双向通信,接收器不但可以知道自己在哪,还能告诉别人自己在哪。 北斗的强大功能,让交通、农业、通信、国家安全等行业领域纷纷跨界进入北斗产业。 交通运输领域,2020年,全国有超7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3.63万辆邮政快递车辆安装北斗终端;约1600艘公务船舶安装使用北斗系统;约350架通用飞行器使用北斗系统,占比12%,并首次应用于运输航空器。 农林渔业领域,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4.5万台套,节约50%的用工成本;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和物联网平台为40余万台套农机设备提供服务,极大提高了作业管理效率;北斗系统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森林自然调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渔业方面,北斗为渔业管理部门和渔船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等服务。 减灾救灾方面,湖南、江苏、贵州、四川等地利用北斗高精度技术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多次成功预警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北斗应用产业飞速发展 北斗应用还积极探索在大众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在轨服务北斗卫星共计45颗,包括北斗二号卫星15颗,北斗三号卫星30颗,健康状态良好,在轨运行稳定。远在太空几万公里的北斗卫星看似遥远,却已离我们生活很近。 比如日常骑行的共享单车,现在还车时,精准度定位到了1米内,这正是北斗定位系统的功劳。考驾照时车辆是否压线,停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不用人工监考,湖南北云科技公司为驾考系统提供的厘米级定位,工作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查看驾考车辆的精准动态位置。 此外,北斗卫星对校车监控的级别可达到亚米级。因为有了北斗智能终端系统,一旦校车发生超速、未按规定路线行驶等情况,或者驾驶员在行驶中有接打电话、抽烟等行为,监控系统就会第一时间发出提醒警报。 北斗赋能的车道级导航也给城市生活带来改变。相比传统导航,车道级导航可高清显示当前道路的车道数量、地面标识标线、出入口、特殊车道等,帮助减少违规行驶,并且在高速、快速路出入口,可提供精细指引,减少错过出口导致的绕路问题。在深圳、广州、重庆等城市的高速和快速路段,一部手机就可以体验精准到车道的导航。 应用领域的扩展,让北斗产业飞速发展。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4033亿元,聚集了50多万从业者、1.4万多家企业。预计到2025年,中国北斗产业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 北斗携手时空智能 “时空智能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本届展会对这一领域的北斗服务进行了重点展示。 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CEO陈金培介绍,北斗的时空智能服务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和应用上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智能网联汽车“四跨”协同试验中,95%以上的车辆都使用了北斗的时空智能服务。北斗加速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大规模渗透到手机、汽车等大众市场。从2020年全球第一款亚米级高精度定位手机发布,至今,荣耀、小米等多个品牌手机都已用上北斗的时空智能服务。 有了时空智能操作系统,北斗的应用范围不断向外延伸。不仅仅是导航,还可以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融合,已催生出各类无人化、智能化的创新应用。 陈金培表示,面向未来,北斗赋能的一张高连续性、高稳定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的时空网,将让时空智能变成像水、电、煤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激发万物智能时代的创新潜力。 未来,更广泛的人群将通过手机体的时空智能服务,在地图导航、本地生活、运动健康等APP上获得全新体验。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
|
上一页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