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后还需怎么办?2022-01-16 09:30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的过程中,省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多种形式为各界群众答疑释惑、排忧解难,帮助解决了许许多多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政协融媒搭建委员与群众之间的桥梁,连通会场内外,开设“帮帮问与答”专栏,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联系相关委员解答。 ◆ 网友“雪球妈妈” 委员,您好。我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双减”政策实施后,减轻了我们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但对于需要提升成绩的学生、提升课后服务的老师、“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针对“双减”政策落地后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我们非常期待能得到更有效的指导。 ◆ 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洪强: “雪球妈妈”,您好。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这次的“双减”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孩子以及3-6岁的学龄前儿童。 本人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深有同感,结合社会调查,我发现还存在其它情况。比如,“双减”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增加了对教师的期望与负担;政策实施后,部分家长如何找到代管方,也加重了家长负担。 多年来,呼吁学生减负的呼声从未减少,社会上仍然有着唯分数论的风气,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观念没有根本改变,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归根究底是教育资源短缺。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适当增加教师的人员储备,推行小班制度,减少教师的负担;适当提高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并改革绩效工资制度;适当增加学生的在校时间,发展非学科类的培养。 同时,可以适当考虑提供一定的补贴给通过审批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此尽可能降低非学科类培训的收费。国家需要在教育行业倾注更多的资源,考虑如何在高考制度之外设立新的合理的人才考察制度。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本质上来说,公众要深刻理解,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知识点不多,学的是思维力;降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才是中国未来教育的出路。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彭叮咛 下一篇: 颜值高 “言值”也高
|
上一页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