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省政协港澳委员提出建议,拥抱粤港澳 瞄准发力点

2022-01-19 09:05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热点话题圆桌汇2.jpg


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省政协港澳委员提出建议

拥抱粤港澳 瞄准发力点


湖南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近邻,是大湾区辐射内陆腹地的大通道、大走廊。如何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实现湖南与粤港澳联动发展?省政协港澳委员立足湖南所需、港澳所长,发挥“双重积极作用”,纷纷建言献策,持续助推湖南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 黄天松:共建湘澳深度合作新机制


当前,湖南正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澳门正扎实推进“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省政协常委、闽建集团董事总经理黄天松认为,湖南与澳门是“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重要成员,两地进一步深化合作天时地利人和。


黄天松建议,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争取支持,尽快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共建湘澳深度合作新机制,为两地在科技研发、高端制造、中医药、文旅会展、现代金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湘澳科教代表团互访等提供长效机制保障。


目前,在全球8个葡语国家中,有5个葡语国家在非洲。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湖南,为扩大湖南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带来广阔前景。


对此,黄天松建议,支持建立葡语国家驻湖南商务办事机构,畅通新渠道。湖南应加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葡语国家驻华使领馆的联系对接,借鉴澳门经验支持葡语国家建立驻湖南商务办事机构,推进湖南与葡语国家特色优势产品更好走出去、引进来。


孙易兵:推进湖南粤港澳科创园建设


前海、横琴合作区以及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地区的深度融合,也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供了新的机遇。


省政协常委、香港恒德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易兵说,湖南既要做好前瞻准备,积极承接大湾区政策的溢出效应,又要立足“大湾区所需、湖南所能”“大湾区所长、湖南所需”,强化与大湾区的战略互动。


孙易兵建议,要在政策机制上深度对接。省直相关部门加强对前海、横琴合作区、香港北部都会区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研究,梳理先行先试政策、改革创新经验,推动湖南自贸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平台载体,与大湾区精准深度对接。


与此同时,要在科技创新上深度对接。孙易兵介绍,港澳委员提出并连续3年协商督办有关湖南粤港澳科创园的重点提案,选址落户在岳麓山大科城,但还需省级层面认定,升格为省级特色园区,打造湖南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新名片。


张佐姣:瞄准大湾区“菜篮子”发力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政协常委、香港丰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佐姣认为,湖南应瞄准大湾区的“菜篮子”发力。


“发挥湖南农业资源丰厚和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主动对接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对照大湾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安全可追溯体系。”张佐姣说,湖南已有一些响亮的果蔬区域品牌和龙头企业,应加大培育力度,建设直供粤港澳农产品生产基地。比如,加大对“湘江源”优质特色蔬菜,环洞庭湖区外向型冬春蔬菜,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高山反季节蔬菜等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扶持力度,依托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打造优质产业集聚区及产业带。


有了好的货源,还需要畅通的渠道。张佐姣建议,完善农产品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直供大湾区集散中心,开通鲜活农产品供港澳直通车,实行一站式通关,鼓励企业依托大湾区各类开放性平台建设境外营销渠道、海外仓。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