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园+固碳农业+农业微生物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01-20 09:39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现代农业产业园+固碳农业+农业微生物产业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2年十大重点工作之一。如何推动湖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许多省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唐承丽: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作用 《湖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全链条打造茶叶、油茶、中药材等10个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和一批百亿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产业园在集聚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拉动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省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唐承丽认为,要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 唐承丽建议,要强化全省农业产业园区一盘棋整体布局,突出湖南省种业创新和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两个高地”建设,继续做强做大长株潭城市群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做精做优洞庭湖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园、湘南粤港澳蔬菜产业园、湘西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园等。 在提升品牌优势方面,唐承丽认为,要推进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探索“园城一体”“园镇一体”“园村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同时,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推广七大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具有“湘字号”品牌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提高农产品价值。 常硕其:加快发展固碳农业 在粮食安全背景下,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省政协委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常硕其关注的重点。 常硕其建议,要构建更合理的农作物碳排放和吸收评价体系,从作物生产的实际出发,建立农业碳排放观测网络和监测中心,制定科学可行的农作物碳排放评价标准。同时,要设立固碳农业专项,研发并推广低碳、固碳农业配套技术。从农业生产实践出发,结合耕作的特点,推行冬闲田开沟、翻耕、绿肥种植等行之有效的固碳技术,助力农业固碳减排,并按相应技术和推广面积及效果进行补贴。 常硕其表示,有序推进农业对接碳汇市场,弥补低碳农产品在传统产品市场上收益不足也很重要,“只有激励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低碳农业生产,才能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颜卫彬:高质量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 “湖南是最早开展农业微生物研究和应用的省份之一,1956年就建立了专门的省级农业微生物科研机构。”省政协委员、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介绍,农业微生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的重要分支,也是高速发展的高科技大产业。 目前,湖南形成了涉及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体系,尤其是湖南拥有至今唯一一株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并通过国家注册的婴幼儿可食用菌株,为我国微生物产业增添了国际竞争力。 “目前存在整体规划、资源普查、产业化程度和民众认识不足等问题。”颜卫彬建议,要建立协同发展的产业规划及政策体系,如出台农用及食品微生物产业规划,促进农业微生物产业的技术创新、菌种保藏与产业化应用。 颜卫彬建议,组建湖南省微生物种业创新中心,重点建设食用菌、生防微生物、肠道益生菌等微生物育种平台,围绕微生物产业种质资源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彭叮咛 廖宇虹
|
上一页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