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纯新委员呼吁:从“三端”发力,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农业升级发展

2022-03-07 21:57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图片


“农机和农业要抓住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颠覆性新技术发展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提交提案建议,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升级发展。


图片

詹纯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尚处于起步阶段,新技术在装备和农艺上的融合应用较为滞后,农机与农业的融合发展还不足。”詹纯新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智能化高端农机在农机总体规模中占比不到10%,高端农机不足制约了农机装备的产业升级,也制约了智慧农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在农艺科技方面,存在着基础研究和应用模式创新不足、数据采集运用相对落后等问题,2020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仅为22.5%。农艺科技含量亟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从农机装备端到生产应用端和管理平台端,还没有实现端对端的打通,尚未形成“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的全程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农业体系,农机装备企业、智慧农业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融合创新也需增强。



图片


当前,在以新能源、新数字等新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下,我国在电池电机、工业互联、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已经形成新的技术产业优势。詹纯新认为,加速将这些技术产业优势应用到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之中,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技术不足的瓶颈,实现换道超车。


詹纯新建议,从市场端、制造端、顶层设计端等方面助推农机和农业升级发展。


——在市场端,优化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兑付方式;削减对低端农机的补贴,加大对智能农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动力换档拖拉机等先进农机的补贴。


——在制造端,大力支持企业高端农机研发,从立项、试制、试销到批量上市,要有相关支持政策引导,增强企业研发动力。


——在顶层设计端,把农机农业的融合发展,纳入到乡村振兴总体战略之中。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