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柳如故

2022-12-02 11:28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城市进入静默管理,昨夜来到了湘水桥东防疫执勤,桥面上灯火通明,来回穿梭的都是防疫执勤车和劝导车,没有行人。天上半轮弯月月华如水,映照在夷江两岸,旧城中灯火一闪一闪的,寂静的夷江已经没有了点点渔火。虽已冬,夜色一如晚秋的清凉。


我站在桥头,上游不远处的白公渡桥边就是我的老家,站在这,远眺夜色中的家,80多岁的老母亲千叮咛万嘱托,让我哽咽。


远望江心,黑乎乎的一片,那是儿时的柳山公园,就在我家门口。说是公园,不过是一片小沙洲。小沙洲上全是柳树,有大叶柳、枫杨柳和数百棵槐柳林。有的一丛丛、一篷篷,似一个又一个的绿色蒙古包;有的树干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有的枝桠粗壮,似曲似弯,还有几棵大树的头顶有寄生枝,远看似一个个鸟窝。


春天,这里烟雨朦胧、风槐婆娑、柳丝摇曳,白鹭南来北往,翩跹于柳林与沙滩上,鹅卵石滩与沙滩里的小鱼小虾都成了白鹭的美食佳肴。这里是古“资南十景”中的“平沙柳浪”,明代诗人何士域被一堤翠绿、鹭翔碧波的美景吸引,写下了“半江春色匿垂杨,摆雾摇烟浪影长。最爱沙头双白鹭,穿梭黄鸟共飞翔”的诗句。


从我家到柳山要经过一道防洪堤,防洪堤用鹅卵石混着糯米、石灰浆一层一层修缮而成,堤坝上长着5棵高大的柳树,其中有一棵树的树干横卧在江边,树尖再一次向上伸展,而树根却似一双遒劲有力的手紧紧抓住地下深处,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如果说柳林中那千丝万缕的新绿是沙洲的诗意,那5棵柳树则一定是柳林的活力和灵魂,眨眼间柳梢缀满了翠绿鹅黄,又是一年春风起。


堤坝连着白公渡,渡口有白公庙,供奉着白起金身神像,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秦伐楚,白起带领的队伍从白公渡出发,从南往北实施背后偷袭成功灭楚,定巫黔中郡。扶夷古国为黔中南境,白起多次来往白公老渡口,他在这体民恤、察民情、整吏治,深得百姓拥护,白起也被加封为武安君。为感恩白起,百姓在这渡口为他塑金身、立庙宇,并命名为白公渡。


往日如烟,南巡的舜帝在此登岸,流连忘返,并赐名这一方山水为“崀”,这是舜帝唯一的赐名,这里还有唯一的以帝王命名的舜皇山。1067年,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任永州通判摄邵州事一年,同时摄莳竹事。“莳竹”为当时的新宁县名,慕谏议大夫周仪之名道脉南移,到紫阳书院讲学,夜色中酒酣处与朋友于莲潭高歌写下了千古绝唱《爱莲说》。1938年冬,著名诗人艾青也从白公古渡踏上新宁担任国文教师,在此吟出了饱含深情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里也曾经是南下广西商贾云集之地,放排的船夫、洗衣的少妇热闹了码头边老字号商铺,依稀还有商贩的吆喝声。湘军鼻祖江忠源、刘坤一、刘长佑率军从这里下洞庭,过长江,征战南北,撑起了晚清半壁江山。


夜已深,柳亦垂,江面上笼罩了一层茫茫白雾,月色也隐在淡淡的云层里,执勤的同事们夹炭生火、围炉煮茶,但愿我们微薄的付出能换来天地皆安、国人皆安。那时的春色里,一定会是白鹭翩跹,杨柳飘絮。


文 | 刘天红


上一篇:  向前走成长就好
下一篇:  梨园风雨几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