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头条:当初发起新教育实验,是什么触动了您?
朱永新:2000 年我读《管理大师德鲁克》,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临终前对德鲁克说:我现在到了这样一个年龄,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仅仅靠理论流芳百世是不够的。这句话给我很大触动,因为在此之前我更多地向往成为一名纯粹的学者,向往发表著作、出成果、拿项目,在学术上有影响力。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这一切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真正去影响别人,去改变别人的生活。从教育学者的角度来说,就是你能不能影响教师、影响孩子,能不能改变我们的教育。
湘声头条:新教育最开始推广时,有遇到困难吗?
朱永新:不说其他地方,就算在苏州做也不容易,尽管我当时是副市长,但我不想用行政手段推广,所以最开始实施的学校并不是苏州,而是常州,因为常州的校长更积极。
教育改革强加于学校是不行的,他们可能会用形式主义来对付你,让他们从内心想要变革,才会有动力。
湘声头条:新教育的发展达到了您的预期吗?
朱永新:从规模、发展速度和影响力来说,新教育实验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但从理想状态来说,新教育离我的理想还是有距离的。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为中国教育探路,这就需要根本性的变革。
各种新的教育形态其实已经悄然出现,只有真正看清方向,才能够引领新教育迈向未来。
湘声头条:您有想过建一所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吗?
朱永新:我们正在努力,很有可能未来会办一所新教育学校。教育是国家行为,得按国家教育标准、遵循国家教育大纲,要完全自由是不可能的。但我经常讲,任何一个校长,关起学校的门他就是国王,任何一个老师,关上教室的门他就是国王,或多或少都可以按照他的理念去重构教育,只要完成国家所规定的课程和任务就可以了。
湘声头条:您目前最关注的教育领域的问题是什么?
朱永新: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其实教育就两件事——公平和质量,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健全还是残疾,每个孩子都应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但我们现在还缺少推进教育公平的力度和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