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虎先生的一幅字2021-10-22 11:34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近日,参观长沙湘军文化家庭博物馆,看到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徐君虎先生的一幅题字,颇为有趣。 这幅题字的内容是:“参政议政,为国为民。徐君虎题,时年八七。” 初看上去,只觉得老先生写的正楷,结体严谨,字迹端正,是一幅很好的书法作品。老同学邹树德兄反复端详,竟发现了该字的奥妙之处。原来,该字“虎”字按书法规则,少写了一点;而“民”字,多写了一点。这一多一少,大有深意。按徐老的意思,“虎”字少一点,是让“虎”气少一点,给民众多一点。也可理解为,宁可自己少一点,要给老百姓多一点。结合徐老先生的生平及为人,确实如此。 徐君虎出生于1906年,湖南新宁三渡江人。1947-1948年,他出任邵阳县县长,一身正气,剿匪安民,不畏强权,曾处理过震惊全国的“邵阳永和金号惨案”,又叫“乱世黄金案”。他以区区县长的身份,把顶头上司打入牢房,因而被老百姓称为“老虎县长”“徐青天”。 先生的这幅字,就是在省政协副主席任上题写的,“参政议政,为国为民”,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 分析徐老的这幅作品,可能参考了乡贤刘坤一题的“风流宛在”。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有一幅“风流宛在”的匾额,这字出自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而作的。 刘坤一,字岘庄,清末湖南新宁人。青年时跟随江忠源、刘长佑镇压太平天国,后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职,是清末湘军最后一位统帅。 大明寺维修平山堂,请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题匾。刘坤一年轻时,曾就读于岳麓书院,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在题写时,源于对欧阳修的研究了解,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就是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该题匾极富哲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错”字匾之一。 徐君虎先生的题字与刘坤一的题匾,都因多“点”少“点”,寓意深刻,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字书法之奇妙,让人叹为观止。 文 | 范诚 上一篇: 在重大赛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下一篇: 正是天花更着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