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一周年,湖南政协书写“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的新时代答卷|牢记嘱托 继续赶考2021-09-16 19:04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强调:“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图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情真意切,激励向前。 一年来,省政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怀为民初心,率先作为、创新作为、务实作为,在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上进行了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有益探索,切实把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转化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高质量答卷,以“政协之能”服务“湖南之为”,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高位推动 以上率下 为落实指示精神汇聚磅礴之力 政协的特色和优势在界别,委员的根基和能量也在界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政协工作锚定了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 “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守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始终做到为民代言、为民建言、为民服务。”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省政协主席李微微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以专门章节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要更加主动、更为经常、更有成效。 一年来,省政协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的重点工作和政治任务,确保学习领会不断深化、思想共识不断凝聚、贯彻落实不断推进。 一年来,更好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融入到省政协履职全过程和各方面。 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积极领办微建议,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急难愁盼”事开展督办,助推问题解决; “三个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形成了理论研究、学习培训和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格局,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在韶山组织举办专题研修班,对全省约240名示范性政协委员工作室的成员开展培训,示范带动全省政协委员深入界别群众,当好思想政治引领者、党的政策宣传员、界别群众贴心人; 推动政协云书院学习交流常态化,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学习,以学习指导履职实践,以读书活动收集社情民意…… 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践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磅礴力量不断汇聚,生发出蓬勃的履职动力。 率先作为 创新机制 为搭建履职平台夯实制度之基 一年来,省政协立足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建立健全系列制度和机制,为界别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多方位搭建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履职平台。 2020年12月印发《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办法(试行)》,推动委员更好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发挥代表作用。 开门“请进来”,讲情况、谈建议、增共识。界别调研协商,主动邀请党派成员、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参加;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提案线索,最大程度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声;围绕重点调研协商课题,在政协云发布热点关注话题,广泛收集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把“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落实落细。 俯身“沉下去”,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委员工作室建设,成为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更是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重要抓手和有益实践。省政协印发《关于加强委员工作室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截至9月13日,全省已建成的线下、线上委员工作室分别为2864家和3000余家,入驻的三级政协委员超过3万人,全省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覆盖率为98.9%,委员工作室实现“三个全覆盖”的目标越来越近。100家省级示范性政协委员工作室成为服务群众的特色品牌,打通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新机制”,立制度、强服务、办实事。推出《微建议工作办法》,为委员通过微建议履职提供进一步的保障。2020年年底,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政协均已启动微建议办理机制,实现了全覆盖。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针对界别群众反映强烈、微建议反映集中的问题开展微协商、微监督,对接党委、政府的微服务,助推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界别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 线上线下 履职尽责 为常态联系服务群众展现委员之为 一年来,省政协依托政协云持续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建好用活做实线上线下委员工作室,将其打造成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民主的渠道、汇智聚力的平台。 界别群众在哪里,委员工作室就建在哪里;界别群众有什么需要,就建什么样主题的工作室。 省政协致公界别委员工作室作为湖南首个线上民主党派界别四级政协委员工作室,结合致公党界别特色,每月开展4期值班活动,已成为民声“扩音器”、民意“转化器”,问题解决的“推进器”;设立在长沙市雨花区少儿图书馆的“同心护苗”政协委员工作室,聚焦少年儿童阅读和悦读,提供特色服务;建在绿水青山之间的“助力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委员工作室,正为红色沃土、绿色崛起添动能、聚智慧、汇力量…… 今年7月以来,全省三级政协委员依托委员工作室平台载体,面向界别群众,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温度、接地气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讲活动3000余场次,参加活动的群众达50余万人次,切实推动了“七一”讲话精神传遍三湘四水,走进千家万户,有效凝聚了奋进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 “做好高温季节劳动保护工作”“强化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从2020年起,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在政协云联动值班,根据专业专长和所属界别,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政协重点调研课题,聚焦界别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精心设置值班主题,吸纳意见,回应关切,以微建议、社情民意信息、提案等形式集中反映界别呼声,推动解决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各委员工作室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000余场次,参与委员5.7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4万余个具体问题。委员工作室如璀璨星光般,在群众身边提供了有困难能找、有诉求能说、有建议能提的地方。 线上回应,线下助推,“零距离”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更经常更深入,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有了更为生动的注解。 纾难解困 服务民生 为提升履职实效彰显政协之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省政协坚持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朝着基层走,奔着问题去,盯着实效办,以为民办实事作为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践行初心使命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在公交站台配置垃圾桶、填平群众出行坑洼路、服务高考生志愿填报、促推疫情防控时期查酒驾更科学合规、解决停车难题、推动社保卡异地购药……今年以来,三级政协委员共提交微建议近5500条,通过开展微协商、微监督,对接党委、政府微建设、微服务,相关部门办理回复4100多条。 全省三级政协委员通过主动领办、协办微建议,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一年来,紧盯关联着人民群众“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充分利用政协云微建议这一“全天候掌上履职平台”服务民生的独特优势日益彰显。 今年3月以来,省政协持续深化“万户帮扶行动”和“三进三助”聚力行动,全省3万多名政协委员把群众放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广泛开展“优化提升义务植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助力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抗疫最危险、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都有着湖南政协人奔忙的身影。他们向疫而行救治病患,捐款捐物紧急驰援,主动请缨纾难解困,同心合力筑牢防线,建言献策助力抗疫。 与此同时,省政协委员与市县政协委员一道,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帮困解难、慰问走访等公益活动,通过政策咨询、技术指导、法律援助、科普宣传、支教助学、送医下乡等便民服务,为增进社会和谐献智出力。 牢记嘱托方可不辱使命,锚定方向必能行稳致远。在新的赶考路上,湖南政协人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履职尽责,更加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奋力书写“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的新篇章!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