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政协掀起宣讲新高潮,奏响建设“五个耒阳”同心曲

2021-09-18 14:47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九月的耒阳,处处洋溢着政协委员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情、为民办实事的真情和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力量建设“五个耒阳”的豪情。


leiyang.jpg


在机关单位、在校园课堂、在社区广场、在农家院内……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被耒阳市各界别组委员以灵活多样的宣讲形式,带到寻常百姓家、入脑入心。此次宣讲活动,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宣讲为载体,以办实事为落脚点,以建设“五个耒阳”为目标,分界别、有重点、重创新、见成效,让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耒阳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宣讲接地气:做老百姓学习的“翻译官”


“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阐述的‘九个必须’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听了之后我们很受鼓舞,也更加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将过得越来越红火。”“建设‘五个耒阳’,落到我们农村,用耒阳话讲,就是要把乡村整‘溜称’,把产业搞起来,让大家的钱包都鼓起来!”耒阳市政协宣讲员刘艺民与大义镇大义圩村70多名村民坐在院子里摆起了“龙门阵”。原计划40分钟的宣讲,延长到一个半小时后,村民们还你一言我一语不断提问。


图片6.jpg


此次宣讲活动,耒阳市政协高规格、高标准组建宣讲分队,由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牵头,各界别组分管的政协副主席当分队长,相应界别组精干力量当宣讲员,分赴基层开展宣讲活动。截至9月14日,市政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重要讲话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宣讲达28场,直接受众6000余人。


“政协宣讲团,就是要做老百姓的特殊‘翻译官’,破解理论宣讲‘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的问题,只有把学和做结合起来,讲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才能让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市政协主席张东辉说。


耒阳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副主任文清是政协宣讲团的一员。她的包里,除了印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文的小册子和党史教育系列书籍外,还有一本民情日记和一本记得密密麻麻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笔记。


面对各学校的青少年,她讲“学习强国 强国少年”;面对界别组委员,她讲“赓续初心 履职担当”;面对干部群众,她讲“凝聚合力 建设美好家园”……


抛去照本宣科,没有大话套话,市政协宣讲员聚村头、进教室、坐厅屋,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宣讲内容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


方法出新意:做聚力建设 “五个耒阳”的“说书人”


歌声、乐声、笑声、掌声,这“四声”让别出心裁的 “政协之声”格外动听。


“政协委员平台广,统一战线履职忙,同心同德谱乐章,共筑五个新耒阳。”以富有特色、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耒阳市政协自编自唱的学习贯彻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快板说”,目前正在加紧彩排,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打通宣讲工作“最后一公里”。


在8月5日揭牌的耒阳市政协书院,一个月来,前来学习和聆听宣讲的委员络绎不绝。“绿色耒阳,既有我们看得见的‘生态之绿’,也有我们看不见、却能感受得到的‘政治生态之绿’……”被称为“文艺轻骑兵”的文艺界别委员段媛洁在政协书院开展宣讲时说。


图片7.jpg


把言简意深的“五个耒阳”内在联系变为易于理解的“立体面”来解说,把“普通话”变成“地方话”,把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有血有肉,更 “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耒阳市政协领导结合“企业家日”到联点企业、项目开展宣讲,政协各委室组织自身联系的委员到基层宣讲,采用屋场恳谈的形式跟农民讲故事,到企业座谈探讨、排忧解困助发展,线上线下同步,发动广大政协委员拓展宣讲工作“朋友圈”,用政协云、微信、抖音、小视频等网络渠道积极宣讲,开创了“政协领导+专委会+界别+委员+群众”的宣讲新格局。截至目前,耒阳市政协举办相关理论学习6次,政协党组带头开展学习研讨28次,线上线下开展宣讲活动百余次。


履职重担当:做为民办实事的“示范者”


耒阳市政协领导班子推动联点项目建设,解决了华毅半岛项目环岛路拆迁及青苗补偿、五里牌居委会棚改项目拆迁难题等;组织委员对群众关注的龙塘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开展“微视察”,提出“微建议”;无党派界别委员到哲桥太阳村果园企业“微调研”,送去技术和惠民政策;经济界别委员实地查勘金南社区人行道、路灯、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收集社情民意;农林界别委员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修复专题协商,形成协商意见交水利局落实;工商联·共青团界别委员为大义圩村捐赠1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还走访慰问6户特困家庭;教育界别委员为东江中学部分困难学生募集助学金,委员学习联络委筹资1万元开展爱心助学行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宣讲活动持续一个多月来,市政协始终注重学习宣讲的成果转化,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学习宣讲落地见效,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8月5日,耒阳市政协3个界别组、1个街道的委员工作室成立,并创造性地提出政协委员要“上接天线、下接地线、联接外线”的三线群众工作法。目前,耒阳市已圆满完成委员工作室建设任务,现有42个委员工作室线上线下值班履职,319名三级政协委员全部入驻。


“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为‘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议政的平台、凝聚共识的载体’,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优势,更加紧密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聚力‘五个耒阳’工程实施,为推进耒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之能’。”耒阳市政协党组书记李云在蔡子池街道为中共、无党派委员工作室揭牌时说。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煜

通讯员 | 赵娟   曹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