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区政协:“月例会”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2021-11-10 12:22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走进永州市零陵区朝阳街道石烟塘村,一亩亩高标准农田一望无垠,为赋能乡村振兴筑牢丰产米仓;一排排房屋白墙灰瓦、绿树成荫,尽显美丽乡村风采。 而在两年多前,石烟塘村荒废多年的千余亩水淹田还是村民们的一块心病。通过一次次召开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以下简称“月例会”),村民们在会上各抒己见、广泛协商。如今,石烟塘村水淹田“蝶变”成了高标准农田,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农村发展之路。 2019年以来,零陵区政协按照“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协商村事村务,共商共建共管”的工作思路,打造“一线协商”的体制机制,在全区推行月例会,使基层政协协商成为发扬民主、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需和增进共识的重要平台,成为基层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搭平台 不断探索民主协商新路径 今年10月6日,在广东务工的石烟塘村村民孙开松通过“钉铃铃,享零陵”网络平台,参加石烟塘村月例会。他在“云上”提出了绿化村水渠两岸的建议。半个月后,孙开松提出的建议得到了落实。近年,他在月例会上提出的4条意见建议,全部得到采纳。 早在2019年5月,零陵区率先在石烟塘村试点推行月例会,搭建了一个村民说事、议事、办事、评事的平台。 石烟塘村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后,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目前,零陵区335个村和社区全面推行月例会,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村(社)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今年,零陵区针对外出人口较多的实际,探索“云直播”。依托阿里云开通“钉铃铃,享零陵”平台,通过该平台召开月例会,村民可以实时收看会议和回看实况,参与协商村级事务。会后公开问题清单、会议纪要等,并建立“你钉我办”平台,对问题办理情况,群众可随时在平台查看、督促,真正实现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 解难点 为协商监督注入新效能 月例会不仅是监督的会,更是凝心聚力的会、求真务实的会。 在潇湘门社区的月例会上,居民代表提出文化村小区下水道堵塞,污水横流,居民反映强烈。通过社区与会人员一致商议及监督委员会成员的表决通过,社区党委立即通过发动住户集资、短缺部分由社区补齐的方式,安排工人维修疏通,完成了该小区2、3栋下水道的施工维修。 徐家井社区属老旧小区,小区围墙损坏严重,不仅影响居民生活环境,更威胁居民出行安全。为改善这一问题,在徐家井社区月例会上,监督委员会、与会群众代表商讨后,决定打造特色文化墙。如今,特色文化墙已建成,不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了社区文化,还成了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协商很有用,让我们知道了村里要干什么事,也知道了我要做什么事,村干部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事。”一个个百姓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月例会得到解决,群众尝到了参与基层民主协商的甜头,纷纷竖起大拇指。 强机制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才能持续发展。在推行月例会进程中,零陵区政协制订了具体的操作程序指导建议,成立了月例会工作推进小组,建立了政协委员联系月例会制度。 同时,推行区政协民主协商监督与区纪委监委的专项监督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在基层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方面,区政协与区纪委监委密切配合,共同发力,推动基层民主协商监督工作不断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零陵区基层“微腐败”发案率、涉纪信访总量分别下降60%、80.9%,民主商议村级事项4299件,否决不符合实际或条件不成熟问题387起,协调解决危房改造选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征地拆迁、集体山林承包等典型矛盾问题3380起。 下一步,零陵区政协将精心打造基层协商“零陵品牌”,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完善基层协商议政制度程序设计,打造基层民主协商升级版。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尽美 上一篇: 株洲市各县市区政协新一届领导班子名单
|
上一页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