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滚烫的爱国爱港爱湘之心 湘港之间的“超级联系人”

2022-07-01 01:50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从湘江到香江,从岳麓山到狮子山,有一群人紧密连接着湖南与香港。


  1989年4月25日,湖南省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首批参会的4名省政协香港委员受到了各方关注。此时,距香港回归祖国还有8年时间。


  此后,省政协香港委员的数量逐渐增加:第七届13人,第九届20人……到十二届省政协,41名港澳委员中有32名香港委员。


  投资兴业、建言献策、参与慈善公益、促进科教交流……香港回归25年来,省政协香港委员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越来越立体,更跳动着一颗颗滚烫的爱国爱港爱湘之心。


推动港资入湘、湘企入港


  1979年,26岁的林德亮来到衡阳投资,1985年率先在南岳办起全省首家出租汽车公司。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到湖南“吃螃蟹”的港商,后来连任多届省政协委员的林德亮说:“湖南是我的事业延伸之地,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1988年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湖湘大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力标准大讨论。在此背景下,1989年省政协新增了4位香港委员,以增进湖南与香港的联系。


  他们的加入,促推了湖南对外开放的步伐:经彭智英委员搭桥牵线,湖南高果糖厂获得比利时数百万美元免息贷款;在看到黑龙江、甘肃、陕西在香港办了展销会后,由彭智英担保、积极推动,促成了湖南在香港举办展销会。


  随后,香港委员的数量逐渐增加。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投资兴业,为湖南带来了大批资金、先进设备以及科学的管理和经营理念。


  长沙市第一条现代化商业街——黄兴南路步行街、湘潭市的“白石步行街新工艺商业城”,由邱祥平委员首先投资,再牵手其他投资者共同兴建。


  刷新了湖南城市高度的IFS国金中心,背后重要推手是九龙仓大陆区董事总经理陈国邦委员。


  正在建设的郴州宁邦广场248米超高层项目,由何金松委员投资60亿元兴建。到目前,由他担任董事长的香港宁邦集团在湘投资总额已超过300亿元。


  当其他港商对来湘投资举棋不定时,在湘投资近30年的李伏初委员多次以亲身经历推介湖南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


  ……


  数十年来,香港始终是湖南最大的外资来源地。香港委员在走进湖南的同时,也积极助推湖南走出去,帮助湘企融入香港市场。


  2009年5月,香港湖南商会成立,省政协委员、香港万都集团主席钟健国担任第一任会长;2016年11月,香港湖南联谊总会在香港成立,由多名省政协委员牵头组建,首任会长为十一届省政协委员、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


  两年一度的“港洽周”,已成为湖南经济融入世界、拥抱全球的重要舞台,香港委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湖南话”越讲越好


  “我的国语讲不好,谁来当翻译?”


  “当然是我啦!”


  2003年1月15日,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港澳委员座谈会上,香港委员苏永强和莫耀强的一问一答,引得在场委员们的一阵笑声。


  通过讲述自己从做来料加工到打造钟表品牌的经历,苏永强建议湖南多创造有价值的自主品牌。他抱歉地说:“这次是讲的粤语,下次来一定争取讲普通话。”


  多年来,省政协香港委员不仅普通话讲得越来越流利,“湖南话”也说得越来越精彩。从省政协全会上的口头发言、书面发言、座谈发言到集体提案、个人提案,香港委员建言献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优化投资环境,是历届省政协香港委员建言献策的重点。


  2008年,毛曼莉委员提交《关于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提案》;2016年,刘长海、李伏初、孙易兵等香港委员提交的集体提案《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强化政策执行力度》被确定为年度重点提案,由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督办……香港委员们的肺腑之言,推动了湖南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深化湘港两地交流,也是香港委员们关注的重要领域。


  张晓琴委员建议“打好‘红色资源牌’,让湘港澳交流合作‘热’起来”,颜肇臻委员建议“深化湘港交流合作,纠正香港青年国家观”,胡野碧委员建议“将更多湖南企业推向香港资本市场”。2019年,港澳委员提交集体提案《关于加快建设港澳科创园的建议》,其后连续3年对“建设港澳科创产业园”开展委员提案督办,推动粤港澳科创园落户岳麓山大学科技城。


善举大爱背后的深情厚谊


  冯丹藜和李蕊而,这对省政协香港委员中的“母女档”,有一个共同的事业——“光彩明天行动”。


  2008年,冯丹藜创办了长沙光彩明天眼科医院,为湖南5万多名儿童进行了免费眼科筛查,并在湖南免费救助了1000余名贫困弱视患儿。


  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彭志兵委员开展的“立珊光明行动”,在湖南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超2万例。


  多年来,香港是内地之外的湖南慈善资金最主要来源地。热心公益的省政协香港委员,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陈振东委员在湖南捐款数千万元,2007年获得首届“湖南慈善奖”;柳明心委员为湖南捐款上千万元,被长沙市政府授予“长沙市荣誉市民”称号;


  2006年湖南洪灾中,省政协港澳委员共捐款捐物合计470万元;


  2017年夏,湖南特大洪灾后,钟瀚德委员向省慈善总会捐赠2000万元;


  2020年初,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港澳委员第一时间响应省政协倡议,开启“海外扫货潮”,捐款捐物达数千万元,有效缓解了湖南防疫初期医用物资紧缺的局面,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凝聚的是善举大爱,是湖南与香港之间的深厚情谊。


  湘西州泸溪县洗溪镇宋家寨村和郴州市桂东县沤江镇青竹村,是近年来省政协港澳委员们深深牵挂的两个偏远村庄。自2016年省政协启动“三个一”扶贫行动以来,港澳委员先后对这两个村进行集体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尤其是2018年起,十二届省政协港澳委员在青竹村启动了助听、光明、助学、扶贫等四大帮扶活动,引导村里大力发展精品民宿、旅游康养、农业体验等新业态,青竹村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此外,梁伟明委员成立的“阅读·梦飞翔”基金,10年来为300多所农村学校建立了阅读培训项目;孙易兵委员陆续向湖南麻阳、桂东、邵阳县等地的80余名贫困听障儿童,捐赠了超百万元的助听器。“帮助他们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孩子的未来有一万种可能。”孙易兵说。


推动湘港科教交流


  “坐高铁从香港到湖南只需3个小时,太方便了。”2018年11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开通后两个月,由多名中科院院士、香港高校校长以及香港应用科学界人士组成的香港科教代表团乘坐高铁来到长沙。


  交通的便利,拉近了湘港两地科教交流的距离。在香港委员的牵线搭桥下,香港科教界人士与湖南签署多个项目合作协议,达成了众多合作意向。


  香港委员推动湖南对外科教合作的故事,早已有之。具有国际眼光的他们,深知对外交流对于湖南这一内陆省份的重要性。


  2003年,钟瀚德委员促成了湖南大学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合作培训项目,并提供250万美元资助。根据计划,10年内湖南大学选派200名教师赴诺丁汉大学攻读学位或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该项目是湖南大学建校以来最集中、规模最大、意义深远的师资培训工程,也是当时国内高校罕见的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的人才工程。


  2005年到2008年,十届省政协委员、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教授黎建强受聘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每隔两个星期,他就“打飞的”来往于湘、港之间。


  2012年10月,刘胜辉委员推动三湘集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创办了三湘香港学院,作为培养湖南省行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香港培训机构。


  从20年前第一次来湖南时感觉“很旧、很落后”,到现在的日新月异,连任多届的马清楠委员说:“看到湖南每一年都在变化,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


  紫荆芙蓉遥相辉映,香江湘水长流不息。一届又一届的香港委员见证了湘港距离的拉近,他们的心始终跟着湖南发展的节拍跳动,也对湘港合作的未来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