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汉权:致力培育年轻一代家国观念

2022-07-01 02:26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口述:何汉权   记录:政协融媒记者   仇婷


微信图片_20220701020014.jpg  何汉权,省政协委员、香港教育评议会主席、国史教育中心校长


  我生在澳门,长在香港,后来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1984年回香港执教至今。早在17年前,我便提出香港要重视国史教育,否则不利于民族认同。


  2018年,我成立了香港国史教育中心,并担任校长。国史教育中心以“赓续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建构国民身份认同”为宗旨,以多种形式推展国史教育。


让更多人正确认识历史


  “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我很喜欢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的这句话。中国历史是一门有逻辑、有内容、有温度的学科,把这门学科认真学好,更能处理好“香港情怀”“国家观念”“世界视野”三者关系。


  我经常跟学生讲,不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怎么会知道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不了解近代国家苦难史,怎么会知晓西方列强对我们犯下的累累罪行;不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怎么能理解我们为何要以中华文化而骄傲。


  从香港当前的情况来看,“国家观念”这一环是有缺失的。在香港中学,中文科考试内容没有认真规划中华文化的吸纳,经典文章阅读、考核所占的比例甚少。


  近5年来,我们与香港多个致力于推动国史、国学和国情教育的机构合作,举办了讲座、教学研讨会、交流考察团等活动,推动蕴含国史、国学、国情三合一的“国民教育”。


  当下,香港初中中史科课程修订踏入第二年,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委托国史教育中心,把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的《中国通史》纪录片重新剪辑成400条长约3至6分钟的短片。我们邀请了30名前线及资深教师,根据中史科课程指引,制作教案和工作纸,并由专业配音员配上粤语旁白,期望能广泛应用,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中史。


搭建“湘港”交流桥梁


  对于湖南,我身虽久未至,但心一直向往之。1984年我大学毕业,前往内地旅行的第一站就是长沙的爱晚亭和岳麓书院。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的思想要求我们关注社会,投身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0年,我有幸被增补为湖南省政协委员,因疫情防控需要,3年都没有机会来湘参加省两会,甚为遗憾。虽不能亲临现场,但是我通过“云上”连线参会,围绕“十四五”规划、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政协云平台让香港委员广泛参与履职,在特殊疫情形势下,紧密联系着湘港情谊。


  转眼间,香港特区回归祖国已25年,亦是第六届特首就位之年。香港政府增设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将文化事务、创意产业、旅游统整在一起,意在推进香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此背景下,我希望能将国史教育中心打造成“湘港”教育交流平台,让香港学生感受悠久和深厚的湖湘文化,两地学生也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更为深入的交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