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政协推荐案例:创新委员工作室“3+”服务模式丨履职创新故事大赛展示

2022-07-28 09:29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案例主题:创新委员工作室“3+”服务模式

推荐单位:永州市政协




  今年4月,蓝山县杨家洞村村民郭周才路过蓝山县政协农业界委员工作室,看到“群众有困难委员来帮忙”10个醒目的大字,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了进去。


  “去年,我回村里带领村民种姜一共投入了50多万元,受行情影响,现在还有十多万斤小黄姜没卖出去……”郭周才满脸愁容地诉说着自己的境况,值班委员很快提交了“村民生姜滞销,请相关部门助力销售”的微建议。


  蓝山县政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发挥广泛联谊、联动各方的优势,立即向全体委员发出了助力生姜销售的倡议书,组织各界别委员多方发力,为生姜销售牵线搭桥,联手破解滞销“姜”局。


图片

  蓝山县政协农业界委员工作室助力生姜销售。


  农业界委员工作室成为临时销售点,每天安排一名委员轮班助力生姜销售;文艺新闻界委员为姜农拍摄制作短视频进行传播;教育界委员工作室通过县教育局向全县各中小学校和教师发出倡议书……一时间,线上线下掀起了购买小黄姜的热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0万多斤小黄姜基本销售完。


  助力生姜销售是新一届蓝山县政协创新委员工作室“3+”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蓝山县政协要求委员以工作室为平台,深入所联系的社区、小区和企业,更好地服务界别群众,致力于将委员工作室打造成为委员与群众零距离联系的窗口、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阵地,开展微建议、微协商、微监督履职平台,亮出“我是委员,有事找我”“有事找委员,有事好商量”“企业有困难,委员来帮忙”的服务口号。如今年伊始,4个临街门面的委员工作室都设立了招工联系点,委员们化身为“招工大使”,为农民工回乡就业、返乡创业搭建桥梁。


  委员工作室“3+”服务模式开展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6条,提交微建议134条,开展微协商80次,助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1件。


图片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进入点赞页面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廖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