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峰会上,3位院士说的话题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2022-08-15 10:31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图片


今天(8月14日)上午,在益阳召开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四市一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举行“致力绿色安全 共建洞庭粮仓”益阳峰会,3位院士向线上线下观众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说的粮、茶、鱼话题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长期致力于杂草科学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 柏连阳,围绕“创新水稻绿色技术,支撑洞庭香米振兴”作了发言。


图片


柏连阳:让湘米更香、品牌更响


湖南作为稻米产业大省,有很多优质稻品种,无论是外观、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很好,应继续抓好湘米的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做优做强湘米产业,打通全产业链,扩大市场占有率,让湘米更加“香”起来。


水稻全程绿色化种植,需要改善产地环境,规范种植过程。近年来,我们的团队开展了低镉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水稻氮肥精量减施高产栽培技术、水稻主要虫害“虫卵—幼虫—成虫”三重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如今这些技术已在全国多地大面积示范,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专家肯定。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理化诱变定向改良技术,培育镉低积累杂交稻及优质常规稻,通过发现水稻镉吸收基因、缺失型种质资源等进行低镉优质水稻品种选育等,不断推进相关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主要从事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茶叶深加工与资源利用研究等。他演讲的主题是《安化黑茶产业与益阳乡村振兴》。


图片


刘仲华:从三个“协同发展”推动茶产业


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建高质量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安化黑茶位于湖南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之首,也名列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共品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建议打造以黑茶为重点、红茶为特色、绿茶为基础的“一主两翼”协同发展的格局;强力打造、进一步擦亮安化黑茶区域公用品牌这个金字招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以茶兴市,安化引领,全市协同发展等。


茶科技是茶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不断提升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茶叶种植生产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通过深加工技术,不断更新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茶产品,开发符合国外消费习惯的、多元化的中国大宗好茶,拓展国际茶叶市场,打造24小时健康茶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多年致力于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围绕“中国鱼类育种及健康养殖”主题作了演讲。


图片


刘少军:打造鱼类良种良养良销全产业链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量连续3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鱼类已成为中国人餐桌蛋白质供应的重要来源、食物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良种是水产的龙头。目前,我们团队对鱼类远缘杂交遗传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系统探索,创建了一批源于远缘杂交的四倍体和二倍体鱼可育品系和优良鱼类,建立了一步法和多步法鱼类杂交关键育种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作出了创新贡献。


良种还需良养,良养是水产业的保障,生态养殖是良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养殖过程中应避免养殖场所水泥过度硬化,保留土中微生物等;要建立大水面、大环保、大产出的理念,加强有规模水面集中的生态养殖基地建设;要提高养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打造良种良养良销全产业链,建立种业高地+基地+农户运行体制。


文|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图|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