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刚委员:变“两张皮”为“一盘棋”2021-03-12 17:40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湘声报记者寻晓燕 对现行脱贫政策进行分类处置,探索将脱贫攻坚的区域性、特惠性、阶段性政策体系。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全国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省委会主委杨维刚去年11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向李克强总理提问的内容。为此,他围绕这一主题深入调研,并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相关提案。 多年聚焦脱贫攻坚问题 脱贫攻坚是杨维刚近年来参政议政的重点之一。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5年两次围绕扶贫问题向总理现场提问。 2020年11月9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现场回答了5位政协常委提出的问题,杨维刚首先“抢”到话筒。“我的问题是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怎么办?中央有何部署和安排?”他问总理。 总理从3个方面回答了杨维刚的提问:一是扶贫政策整体稳定,二是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衔接,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 2015年11月6日,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上,杨维刚与李克强总理就精准扶贫也有过一次交流。当天,李克强总理在作完贯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后,主动提出增加一个互动环节,回答了5位委员的提问,杨维刚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杨维刚每年都有关于脱贫攻坚主题的提案,这与他多年对口帮扶的经历不无关系。 早在2003年,他就带领民盟湖南省委会扶贫队,深入革命老区、贫困村浏阳市龙伏镇石江村开展对口帮扶。同时,民盟省委会还将石江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为石江村编制了发展规划;发动盟员力量为村里带去养猪新技术以及红提、烟叶等种植技术;对村里道路进行硬化,开展水利建设及安全饮水工程,修建村办楼等。通过努力,石江村已脱贫摘帽。 建议对脱贫政策分类处置 带着“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思考,杨维刚走访了中部地区多个乡村。 “短平快的产业项目较多,长效产业项目较少,且大多集中在种养业的前端,产业链条拓展延伸不够;‘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贫血症’等问题在农村依然普遍存在……”调研中,杨维刚发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仍存在薄弱环节和难点,如统筹谋划衔接依然不够,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乡村振兴活力不足,乡村治理体系仍缺乏长效化的治理机制和措施。 杨维刚在提案中建议,要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要变“两张皮”为“一盘棋”,对现行脱贫政策进行分类处置,探索将脱贫攻坚的区域性、特惠性、阶段性政策体系,逐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全域性、普惠性、长期性政策体系。 他建议充分借鉴产业扶贫的经验和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开展“以工代赈”,特别是深化“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振兴,将“在乡、返乡、下乡”三支人才队伍吸附在农村,使之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引路人。 杨维刚认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就要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变“管群众”为“群众管”。如探索推行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制度,派驻乡村振兴驻乡镇或驻村工作队,建立村镇乡贤理事会,完善村级乡贤议事理事平台,形成新时代农村自治推动力量。
|
上一页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