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呼吁规范销售,保障未成年人及家长合法权益2021-11-26 12:34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奥特曼太上瘾 盲盒盯上小学生 政协委员呼吁规范销售,保障未成年人及家长合法权益 “几张卡片而已,却要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种盲盒式销售方式,不利于低龄儿童身心健康。”近日,省政协常委、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明盛在政协云提交了关于加强奥特曼卡片市场监管的微建议,反映了动漫卡片存在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对厂家违法生产和商家“赌博式”销售进行查处。省政协常委、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庆和领办了该微建议。 由日本动漫奥特曼形象衍生而出的奥特曼卡片,令很多未成年人着迷,也让不少家长忧心。奥特曼卡片是何物?会否导致孩子沉迷?如何合规生产销售?就相关问题,政协融媒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并采访了法律界政协委员。
校外普遍 商家“盲盒”销售 有孩子花数千元购卡 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山东青岛刘女士的儿子在短时间内花费4000多元购买奥特曼卡片;今年8月,广东中山的严女士发现自己放在柜子里的2500元不翼而飞,一查才发现,原来是7岁的儿子偷偷拿走,半个月之内买了上千张奥特曼卡片;10月,杭州的樊女士发现10岁的侄子趁父母出差时,拿着存下的压岁钱去买了奥特曼卡片,不到一个月就花了上千元,樊女士因此与店家产生纠纷。 奥特曼卡片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记者走访了长沙几所小学附近的文具店和便利店。 记者看到,几乎每家店面都在销售奥特曼卡片,且都摆放在最显眼位置,价格在5元、10元、数十元不等。这类卡片绘制了不同的奥特曼角色,标明角色属性和攻防指数,根据卡片等级、材质或稀有程度不同而售价不同。 奥特曼卡包则大都以“盲盒”形式销售,购买之后可能“抽砸”,也可能抽中一两张“好卡”。所谓“抽砸”,就是卡片包里全是普通卡片;所谓“好卡”,即奥特曼卡片稀有卡,如镭射满星卡、满星卡、升级版3D卡等。 放学时段,不少小学生直奔店里选购,有的当场拆包,看到心仪的“好卡”就留下,不喜欢的普通卡就丢弃。记者发现,有时一包卡片会丢掉一小半。 店主介绍,相比奥特曼玩具,奥特曼卡片更受欢迎。 “卡片可以收集起来欣赏,或与同学交换。”一名购卡的小学生说。 因玩卡者众多,收集展示奥特曼卡片成为孩子们的共同话题。通过集卡、换卡、“互相吹牛”形成的“卡片社交”,是孩子们最热衷的交流方式。 雷明盛在微建议中说,商家不断推出所谓的稀有卡片,越贵的卡包抽到好卡的机率就越大,这种诱导性的“赌博式”销售,很容易让小朋友着迷成瘾,存在误导未成年人消费的行为,且商家的销售利润是暴利。 “卡片越买越贵,还让孩子们形成了一种攀比心态,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市民王女士说。
监管部门 尚无法律禁止销售 如涉虚假宣传将严查 对于商家的这种销售行为,监管部门是否能够禁止? 张庆和领办该微建议后表示,商家采用盲盒方式销售奥特曼卡片,具有类似于“中奖”的刺激性,一定程度上带有博彩性质。盲盒消费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风险,容易使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沉迷其中,互相攀比,反复购买,引发非理性消费;同时少数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 张庆和说,盲盒经济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国家法律法规对此尚未作出明确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对奥特曼卡片以盲盒销售的行为没有作出禁止性规定,因此在现阶段只能采用宣传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引导家长和学生理性消费,防止过度沉迷其中。在监管方面,监管部门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凡接到消费者关于“盲盒”奥特曼卡片涉嫌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 委员建议 多管齐下规范建立健全退货机制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奥特曼卡片,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权益? 湘潭市政协常委、湘潭人和人律师事务所主任晏军认为,未成年人的父母一方面要约束孩子的大金额购买行为,另一方面,如未成年人自行发生大金额购买行为,父母有权撤销消费交易。“前述案例中,7岁儿童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岁儿童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未经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大金额购买行为可以认定为无效。” 省政协委员、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主任江帆则建议,多管齐下规范“盲盒”奥特曼卡片的生产和销售。 江帆说,要从源头管控产品质量和文化内容的安全性,健全知识产权侵权审查机制。加强“盲盒”奥特曼卡片的生产与销售对应的商标及版权授权问题监管,保障“盲盒”奥特曼卡片的合法性。同时,定期对学校周边及文化商店的相关“盲盒”奥特曼产品进行抽查,厘清产品来源,肃清产品市场。 “要建立健全退货机制。”江帆表示,针对未成年人购买“盲盒”奥特曼卡片本质上仍属于具有射幸性质(即侥幸行为——编者注)的买卖合同,未成年人订立大额买卖合同一般属于效力待定,其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追认与否。若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则该买卖合同无效,所付金额应当予以返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无效合同处理措施,正确处理未成年人订立大额买卖合同产生的后续问题,为家长纾解现实难题。 江帆希望家长主动担负起监护责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盲盒”诱惑、控制好孩子的日常消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加亲子陪伴的时间,丰富孩子的娱乐生活。学校和社会也要加强宣传引导,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溺。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