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边有一趟“红色专列”2021-04-02 08:09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政协力量持续推动醴茶铁路恢复客运,“交通+旅游”开启红色之旅 □湘声报记者许望桥 3月19日8时,湖南首趟“湘赣边红色专列”(以下简称“红色专列”)从株洲出发,沿醴茶铁路行驶4个小时后抵达江西井冈山。 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红歌学习和联唱、观看党课党史视频、进行知识抢答……以车厢为单位,旅客们一边饱览沿途风光,一边学习党史。专列上推出的“红色移动课堂”是全国唯一一堂在火车上进行的移动式党课教育培训课,也是为建党100周年的献礼。 红色专列开通的背后,凝聚着湖南各级政协委员持续建言的智慧和汗水。 红色专列车厢 醴茶铁路恢复客运带来契机 “目前只接受团体预定,预订很火爆。”红色专列项目负责人、株洲城发集团文旅公司副总经理周勰介绍,“红色专列”由株洲市委、市政府授权城发集团与广铁集团授权的广东铁青旅共同打造,为软座空调车,包括餐车在内共设8节车厢,提供461个座位,行经站点依次为:长沙站、株洲站、醴陵站、攸县站、茶陵南站、炎陵站、井冈山站。 今年1月3日,省委书记许达哲从长沙出发,乘客运列车沿醴茶铁路深入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调研,并提出“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文旅”的明确要求。 周勰介绍,红色专列是以醴茶铁路恢复客运为契机开通的红色旅游专车,走的正是省委书记的调研路线。 醴陵李立三故居、耿传公祠,攸县谭震林故居、东冲兵工厂,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毛泽东在茶陵的住室,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洣泉书院……红色专列沿途有多个红色景点。 红色专列采取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具有随要随有、包票运营、个性定制等特点,适用于商务定制、节会定制和旅游定制,计划全年运行100趟。红色专列上,软卧、硬卧、硬座、餐车可根据需求灵活搭配,开设的“红色移动课堂”设有重温一遍入党誓词、高唱一首红色歌曲、学习一篇中共党史、聆听一堂中共党课、宣讲一个红色故事、回味一顿红军餐、组织一场“颂党情感恩党”主题征集活动,“七个一”的系列红色活动。 3月20日18时30分,红色专列回到株洲。新颖的学习方式受到首批400余名旅客的肯定,大家纷纷在社交媒体发表学习感受。旅客马宇星说:“参加这次红色之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结合所学所悟,自己将进一步提升素质,增强履职能力,坚定不移地做政治的明白人、群众的贴心人。” 委员持续建言推动醴茶铁路复运 “红色专列”的开通,与醴茶铁路的恢复运行密不可分。 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东南部、连接沪昆铁路和衡茶吉铁路的醴茶铁路于1973年1月11日开通运营。2010年以后,由于醴茶铁路建设年代久、标准低、速度慢、运输线路不畅,营运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2015年7月1日,原长沙至茶陵的K2367/2368列车改道京广至衡茶吉线,不再经过醴茶铁路,至此,醴茶铁路客运功能被取消。 醴茶铁路客运列车停运后,沿线4县(市)群众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认为改道后的K2367/70次列车要绕道衡阳,才能到达株洲市区和长沙,在站点设置上不够合理,也拉长了乘车时间,提升了票价,因此迫切希望铁路部门恢复醴茶铁路客运。 从2016年开始,陆续有醴陵、攸县、茶陵等县(市)政协委员聚焦恢复醴茶铁路运行,建言发声。 “这条客运线不仅能极大地方便株洲南部200余万老百姓的日常出行,更将助力县域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2017年1月,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株洲市政协副主席余群明提交了《加快推进醴茶铁路提质改造》提案,建议将醴茶铁路提质改造项目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并尽快启动醴茶铁路电气化改造。 同年,株洲市政协针对群众呼声,积极引导和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和建言。 2018年初,株洲市两会上,欧阳鹏志、吴爱清、王友文等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建设株洲到炎陵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议》提案,建议提质改造醴茶铁路,增强对县域的辐射带动功能。同年5月,株洲市政协专门就该提案召开协商座谈会。 2019年,3名株洲市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恢复醴茶铁路客运运营的建议》,认为醴茶铁路不仅在群众出行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株洲南部4县(市)经济发展还有着更深刻的意义。4县(市)是红色革命老区,地方经济特产物资及旅游资源丰富,恢复醴茶铁路客运列车运营,可助力这几个县域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给周边城市群众到红色革命老区观光旅游带来便利,对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该提案得到了株洲市政协重点督办。委员们的持续建言,为这条民生铁路线复开,点燃了希望之火。 再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为办好委员提案,回应社会各界的广泛呼声,株洲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株洲市主要领导多次到国家铁路总公司对接,详细汇报醴茶铁路目前的情况和株洲市对开通客运运营的迫切愿望。 2019年3月,株洲市交通运输局向国家铁路总公司呈报了申请恢复醴茶铁路客运运营的函件,并向交通运输部、省政府和国铁南昌局集团公司汇报对接,提出恢复醴茶铁路运营需求,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株洲市政府成立了醴茶铁路恢复客运运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力开展相关工作、解决有关问题。 “醴茶铁路由南昌局集团公司管理、列车却由广州局集团公司管理,要实现顺利复开,还必须理顺线路线归属关系。”针对委员们在提案中提出的问题,株洲市委、市政府向上级进行了积极反映。 当年10月,国家铁路总公司组织了现场调研,并决定将醴茶铁路从南昌局集团公司划归广州局集团公司管辖。醴茶铁路客运复开,真正进入实质性阶段。 12月起,广州局集团公司全面推进醴茶铁路各项设施改造施工。株洲市委、市政府安排市交通运输局和沿线县市政府等,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参与铁路沿线隐患整治,为醴茶铁路具备开通客运列车条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020年5月30日至6月14日,醴茶铁路试运行取得成功。6月30日上午,醴茶铁路正式恢复客运运营,列车时速由原来的60公里提升至80公里。 依托醴茶铁路等交通资源,做活湘赣边红色旅游文章,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今年株洲市两会期间,刘燕舞、周鹰、高文等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加快融合,打造湘赣边区文旅的“株洲红”》《在湘赣边区域合作大背景下,推动株洲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等提案,建议秉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思路,依托韶山至井冈山“两山铁路”的建设,打通并对接更多的红色旅游线路,激发湘赣边市民周末及节假日短途游的热情,盘活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将沿线拥有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地区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老区经济的发展。 目前,株洲市有关职能部门正在抓紧办理相关提案。 旅客在红色专列上留影 (本组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下一篇: 守护祖孙三代的政协委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