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赔偿需要多久
一、劳动仲裁赔偿需要多久
劳动仲裁赔偿所需时长因多种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会在45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主任批准可延期,但是延期不得超过15日。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从受理到裁决,最长60日。
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一般为6个月,简易程序为3个月。若案件进入二审,审理期限一般为3个月。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送达仲裁文书、当事人提交证据、案件鉴定等环节,都可能导致时间延长。另外,如果涉及先予执行,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这种情况下能较快获得部分赔偿。
二、辞职多久不能履行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辞职并不直接决定不能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间节点,而是从劳动者知晓权益受损时开始起算这一年时效。
在时效计算方面,若在这一年中,出现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又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另外,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时效会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所以,并非辞职后多久就不能履行劳动仲裁,关键在于权利被侵害的知晓时间以及是否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等法定情形。劳动者应及时关注自身权益,在时效内合理维护自身利益。
三、劳动仲裁时间必须在多久
劳动仲裁的时间有明确规定。从仲裁委受理仲裁申请开始,一般需在45日内作出裁决。
这一过程中,仲裁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会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在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需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
倘若案件复杂,经仲裁委主任批准,裁决期限可延长15日。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劳动仲裁会在45日内结束,特殊复杂案件最长不超过60日作出裁决。
另外,存在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裁决后,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对这类案件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则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可在30日内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赔偿需要多久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