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如何做账
一、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如何做账
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账务处理如下:
### 计提工资
企业应当在月末根据员工的出勤、绩效等情况,计算出当月应发放的工资总额,并按照员工所在部门和用途,分别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
二、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标准是什么
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标准有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一是一般标准。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该平均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二是高收入者的特殊标准。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是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情况。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需注意,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标准计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用人单位补偿义务的合理履行,实践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三、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怎么认定
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认定,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要点:
一是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二是计算范围。一般包含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常规收入。但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职工福利费用等非工资性收入。
三是计算基数。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四是特殊情况。若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明确约定,一般按约定工资计算;若实际工资高于约定工资,以实际工资为准。总之,经济补偿金工资的认定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计算,以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如何做账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