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的案子有追诉期吗
一、立案的案子有追诉期吗
自案件正式立案之日起,若罪犯为躲避法律制裁而逃逸,则其所应承受的追诉期限将不存在任何上限规定。通常来讲,倘若某个案件已然被立案审查,那么对其的追诉期限便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计算。
具体是否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仍需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若某案件已被立案且正处于追诉期限之内,那么该追诉期限将会持续发挥效力;反之,若案件虽已立案却已超出追诉期限,那么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可能性便有可能降低,除非出现某些特殊情况导致追诉期限无法得到限制。
二、立案标准追诉期是多久
立案标准追诉期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和法律规定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期的计算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超过追诉期的,一般不再追究。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在追诉期内又犯新罪的,前罪的追诉期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总之,立案标准追诉期的具体时长需根据具体犯罪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以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立案标准和追诉标准区别
立案标准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在受理案件时,需要满足的一系列条件,只有达到这些条件才会予以立案。它主要是从程序角度出发,用于确定是否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追诉标准则侧重于对犯罪行为的实质性认定,即犯罪行为达到何种程度才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它更关注行为的性质、后果等实质性因素。
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侧重点不同:立案标准主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开始诉讼程序,追诉标准更注重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程度。
2. 适用阶段不同:立案标准通常在案件的初始受理阶段起作用,追诉标准则在后续的诉讼过程中,用于判断是否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
3. 量化指标可能不同:对于某些犯罪,立案标准可能相对较宽松,只要有初步迹象即可立案;而追诉标准可能要求更明确的证据和更严重的后果。
总之,立案标准和追诉标准在刑事诉讼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保障了司法的公正和有效实施。
以上是关于立案的案子有追诉期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