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罪和恐吓罪判多久刑期
一、威胁罪和恐吓罪判多久刑期
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威胁罪”“恐吓罪”的独立罪名。涉及威胁、恐吓行为,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形,以不同罪名定罪量刑:
1.寻衅滋事罪:若随意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敲诈勒索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抢劫罪:通过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存在入户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具体量刑需结合案件事实、证据等,由司法机关依法判定。
二、威胁恐吓罪需要什么证据
威胁恐吓罪,准确表述应为寻衅滋事罪中“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情形。认定该行为所需证据如下:
一是书证,例如威胁恐吓的信件、邮件、聊天记录截图等,这些书面材料能直接反映威胁恐吓的内容和意图。
二是物证,像带有威胁性话语的横幅、牌子等实物,可直观展现威胁行为。
三是视听资料,如录音、录像等。录音能记录威胁者的言语内容,录像则可完整呈现威胁恐吓的场景、行为人的动作和表情等细节。
四是证人证言,若有目睹威胁恐吓行为发生的证人,其提供的证言可作为有力证据,证明事件的真实性。
五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其对自身行为的陈述,能进一步了解威胁恐吓行为的过程和动机。
六是鉴定意见,若因威胁恐吓致使被害人产生精神损害等情况,相关鉴定意见可辅助说明行为造成的后果。收集证据需合法合规,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以有力支持案件的认定和处理。
三、威胁恐吓他人能赔偿吗
威胁恐吓他人若造成损害,是可以要求赔偿的。
从民事角度看,威胁恐吓行为致使他人人身权益如健康权、名誉权等受损,或造成财产损失的,受害者有权主张赔偿。例如,因长期受到威胁恐吓,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引发疾病,产生医疗费用等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方面遭受痛苦,受害者可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直接经济损失,还可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从刑事角度看,若威胁恐吓行为构成犯罪,如寻衅滋事罪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害者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因其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
不过,要获得赔偿,受害者需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威胁恐吓行为的存在、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具体的损失情况等。总之,威胁恐吓他人给他人带来损害的,受害者依法享有要求赔偿的权利。
以上是关于威胁罪和恐吓罪判多久刑期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