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协议用公证吗
一、婚后财产协议用公证吗
婚后财产协议并非必须公证。
从法律效力角度而言,只要婚后财产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及他人合法权益,即便未经公证,该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对夫妻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
然而,公证有其独特优势。经过公证的婚后财产协议,其证据效力会得到增强。在发生纠纷时,公证文书能更有力地证明协议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法院通常会直接予以采信,减少对协议真实性的审查环节,从而更高效地解决争议。
是否选择对婚后财产协议进行公证,夫妻双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若希望协议具有更强的公信力和证据效力,避免未来可能产生的对协议真实性的争议,可选择公证;若认为协议内容明确、双方信任基础良好,不公证也不影响协议正常发挥作用。
二、还建房是婚后财产吗
还建房是否属于婚后财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定。
若还建房是一方在婚前个人房产因拆迁获得,且未在婚后进行产权变更或添加另一方名字,那么该还建房一般属于婚前个人财产,而非婚后财产。
若还建房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基于夫妻共同房产拆迁补偿所得,或者夫妻双方共同出资对还建房进行购置、添附等行为,那么该还建房通常属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此外,如果拆迁政策规定按家庭人口数给予相应面积的还建房指标,夫妻另一方作为被安置人口获得还建房份额,那么这部分份额也应认定为婚后财产。
实践中,具体认定还需结合拆迁协议、产权登记情况、出资证明等多方面证据来综合判断。若对还建房的财产性质存在争议,建议通过协商或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以明确权益归属。
三、婚后工资属于个人财产
这种说法不准确。在婚姻关系中,若无特殊约定,婚后工资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财产,一般都归夫妻共同所有。这是基于夫妻一体的法律理念,旨在保障婚姻关系中双方对家庭经济的平等参与和权益共享。
不过,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所以,婚后工资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夫妻间有合法书面约定的,依约定处理。若涉及具体法律纠纷,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和处理。
以上是关于婚后财产协议用公证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