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算不算工伤赔偿
一、没有劳动合同算不算工伤赔偿
没有劳动合同不影响工伤赔偿。
认定工伤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即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等多种法定情况。
虽无劳动合同,但可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例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凭借这些证据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便可依法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按照工伤保险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赔偿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二、外地工伤可以回老家做工伤鉴定吗
工伤鉴定一般应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进行,通常不能随意回老家做。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其对本地用人单位及相关情况更为熟悉,有利于准确认定工伤事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也是按照规定在相应地区开展工作。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受伤职工长期居住在老家,且老家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与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存在相关协作或认可机制,经原负责工伤认定和鉴定的机构同意,有可能在老家进行部分鉴定程序,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建议职工在发生工伤后,按当地规定,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完成工伤认定和鉴定流程,以确保鉴定结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维护自身权益。
三、在县城受伤可以到市里鉴定工伤吗
工伤鉴定的地点通常遵循一定规定。一般而言,工伤认定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则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
县城与所在市存在层级关系,若该县城属于所在市统筹地区范围内,且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此区域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那么在县城受伤是可以到市里进行工伤鉴定的。
实践中,需先完成工伤认定环节,按要求准备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再按程序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具体操作建议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详细咨询,确保准确了解并遵循当地规定,顺利完成工伤鉴定流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没有劳动合同算不算工伤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