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遗嘱与普通遗嘱区别
一、公证遗嘱与普通遗嘱区别
公证遗嘱与普通遗嘱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形式要求不同。公证遗嘱需遗嘱人亲自到公证机构办理,由公证员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询问、记录、审查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出具公证书。而普通遗嘱形式多样,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日期;代书遗嘱需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
二是证明力不同。公证遗嘱经过公证机构严格审查和证明,其证明力相对较高。在有多份遗嘱且内容相互抵触时,以最后的公证遗嘱为准,若没有公证遗嘱,则以最后的合法有效遗嘱为准。
三是公信力不同。公证遗嘱具有更强的公信力,因为公证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公证职能,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了确认。普通遗嘱可能因形式或内容瑕疵等问题引发争议,需要进一步审查判断其效力。
四是变更和撤销程序不同。公证遗嘱的变更和撤销也需通过公证的方式进行,而普通遗嘱可按法定方式重新设立新遗嘱来变更或撤销原遗嘱。
二、遗嘱公证了怎么继承遗嘱
当遗嘱经过公证后,按以下步骤进行继承:
1. 确认遗嘱有效性:虽然遗嘱已公证,但仍需核查遗嘱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和实质要件。例如,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内容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2. 确定遗嘱执行人:若遗嘱中指定了遗嘱执行人,由其负责按照遗嘱内容执行遗产分配等相关事务。若没有指定,继承人可推选代表或共同协商处理。
3. 办理继承手续:继承人需携带遗嘱公证书、身份证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等相关材料,前往相关部门办理遗产继承手续。对于不动产等需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要向不动产登记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后,完成过户登记。
4. 分配遗产:按照遗嘱的具体内容,对遗产进行分配。如果遗嘱中涉及到对特定财产的分配方式或对特定继承人的特殊安排,应严格按照遗嘱执行。
5. 如有争议,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若继承人之间对遗嘱的理解或执行存在争议,可先尝试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
三、公证遗嘱属于书面遗嘱吗
公证遗嘱属于书面遗嘱。具体分析如下:
从形式上看,书面遗嘱是指遗嘱人用书面形式订立的遗嘱。公证遗嘱是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其必然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遗嘱人需要将自己对遗产的处分等相关内容以文字形式清晰、准确地记录下来,再由公证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核实后予以公证。
从法律效力角度,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证明力。公证机关会对遗嘱人的身份、遗嘱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遗嘱符合法律规定。与其他形式的书面遗嘱相比,公证遗嘱在法律上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在后续的遗产继承等相关事务中,能更有效地保障遗嘱人的意愿得以实现,减少因遗嘱真实性、合法性引发的纠纷。
综上,公证遗嘱属于书面遗嘱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遗产继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关于公证遗嘱与普通遗嘱区别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