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

2025-11-21 17:24:40 法律在线 0
  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合同撤销是对已生效合同的特殊处理,须符合法定条件,主要情形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具体涉及错误认识、权利义务不对等、虚假隐瞒、要挟迫使、危难逼迫等导致不真实表意情况。具体详细内容和湘声在线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

   合同撤销是对已生效合同的一种特殊处理,须符合法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重大误解。一方因自身过错对合同的重要内容,如行为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撤销合同。

   二是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严重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受不利影响方有权请求撤销。

   三是欺诈。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受欺诈方有权撤销。

   四是胁迫。一方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受胁迫方有权撤销。

   五是乘人之危。一方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受损害方有权撤销合同。

   二、撤销合同承担什么责任

   合同撤销后,相关当事人需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返还财产。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例如,一方基于无效合同取得的特定物,应将该物返还给对方;若该物已灭失无法返还,则需按照其价值进行折价补偿。

   二是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导致合同被撤销,另一方因信赖该合同而遭受了经济损失,有过错方需对该损失进行赔偿。

   三是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总之,合同撤销后的责任承担需根据具体情况,遵循法律规定来确定,以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

   三、撤销的合同是否自始无效

   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具体分析如下:

   合同的撤销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可撤销合同主要包括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等情形。

   一旦撤销权人依法行使撤销权,该合同的效力就会溯及既往地消灭。也就是说,合同自成立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而不是从被撤销之时才开始无效。例如,甲因受乙的欺诈而购买了乙的一幅赝品字画并签订了买卖合同,后甲行使撤销权撤销了该合同,那么该合同就视为自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甲返还字画,乙返还甲支付的价款。

   所以,从法律后果上看,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

   以上是关于撤销合同的法定条件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