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能得到赔偿吗
一、没签劳动合同能得到赔偿吗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有可能获得赔偿,具体需根据不同情形判断:
一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比如劳动者在公司工作了3个月但一直未签合同,那么从第二个月起,公司需支付双倍工资。
二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还需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的双倍工资。
不过,如果是劳动者自身原因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比如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只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无需支付双倍工资等赔偿。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是什么
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主要有以下要点:
其一,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确保各自真实意愿得以体现,且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其二,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劳动合同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合同中应包含法定必备条款,如用人单位名称、劳动者姓名、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
其三,签订过程需规范。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如实告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等情况,劳动者也应如实提供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双方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后,劳动合同即生效。
其四,对于特殊群体,如劳务派遣员工,应按照相关规定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明确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劳动合同如何签才合法
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需注意以下要点:
其一,签订主体要适格。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组织,劳动者应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且无其他限制就业情形。
其二,合同内容要完备。应包含用人单位名称、住所等基本信息,劳动者姓名、住址等信息,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必备条款,且约定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其三,签订程序要合法。一般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不得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合同文本应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同时,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应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的,需支付双倍工资。
以上是关于没签劳动合同能得到赔偿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