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标准如下:
一是用人单位合法解除。若因劳动者过错,如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若是无过错性辞退,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等情形,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劳动合同超出两个月怎么赔偿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具体来说,这额外支付的二倍工资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计算,截止到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比如用工3个月才签订合同,那么就需支付2个月的二倍工资。
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要获取该赔偿,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沟通,要求其依法支付。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合同到期后随时可以走人吗
劳动合同到期后并非随时可以走人,需区分不同情况。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无意续签合同,在办理工作交接等相关手续后,劳动者可以离开。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此时双方的劳动关系终结,劳动者按单位要求完成必要交接,如归还财物、交接工作等,就可正常离职。
要是用人单位有意续签,而劳动者不愿续签,劳动者应提前以书面等合适方式告知用人单位。通常要遵循一定流程,比如按单位离职流程提交离职申请,配合完成工作交接等事项后,方可离职。
若用人单位不续签但未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劳动者也不能随意一走了之。应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终止劳动关系的具体安排,若存在争议,可通过合法途径如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总之,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能否走人及如何走人,需按法律规定和单位规章制度妥善处理。
以上是关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