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定刑标准
一、合同诈骗定刑标准
合同诈骗定刑与诈骗数额和犯罪情节相关。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实施合同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量刑与个人犯罪类似,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量刑标准处罚。
此外,若存在严重情节,比如诈骗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即便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也可能按对应刑罚幅度处理。具体量刑需结合实际案件的证据和情节,由法院依法判定。
二、合同诈骗法律认定
合同诈骗的法律认定需从主客观方面综合判断。
主观上,行为人需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意图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故意。比如,收到对方货物后迅速低价变卖并携款潜逃,或挥霍对方交付的货款导致无法返还等情况,可认定其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客观上,有法定的诈骗行为。一是虚构事实,如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伪造票据、产权证明等作担保;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交易项目等。二是隐瞒真相,故意隐瞒自己无履行合同能力、已将货物抵押等情况。
在行为后果上,诈骗数额需达到一定标准才构成犯罪。一般来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合同诈骗罪。数额不大的,可能按民事欺诈处理。
此外,认定时还需区分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和能力,以及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三、合同诈骗怎么咨询
若想咨询合同诈骗问题,可通过以下途径。
可前往律师事务所,找擅长处理合同诈骗案件的专业律师进行面对面咨询。律师能根据你提供的具体合同、交易细节等材料,从法律专业角度分析是否构成合同诈骗,以及后续可采取的措施。你应详细准确地向律师陈述合同签订背景、双方履行情况、有无异常行为等,以便律师精准判断。
也可以拨打各地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这是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有专业法律人士接听解答。你能简要说明合同诈骗相关情况,获取初步法律建议和指导。
还能在一些正规的法律网站上进行在线咨询。在网站按要求填写咨询问题,附上合同等关键证据材料的照片或文字内容。不过要注意选择可靠的平台,避免信息泄露。咨询时尽量把问题描述清晰,包括合同主体、合同主要条款、诈骗行为表现等,使回复更具针对性。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定刑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