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级别赔偿标准
一、劳动能力鉴定级别赔偿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级别不同,赔偿标准也不同,一般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以此类推,十级伤残为7个月。
2.伤残津贴:一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为85%,三级为80%,四级为75%。五、六级伤残,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为60%。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至十级伤残,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4.其他费用:还可能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康复费等合理费用,按照实际发生及相关规定赔付。
二、劳动能力鉴定5级赔偿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为5级的赔偿标准通常如下: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2.伤残津贴: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用人单位需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此外,在治疗工伤期间,职工享受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所需的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等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三、劳动能力鉴定十级标准细则
劳动能力鉴定十级标准细则涵盖多个方面。
在医疗终结前已经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医疗终结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医疗终结后作出工伤认定的,应当在作出工伤认定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申请旧伤复发鉴定的,应当在病情发生后治疗终结前提出。
具体身体部位标准如下:
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cm2。
3.全身瘢痕面积<5%,但≥1%。
4.外伤后受伤节段脊柱骨性关节炎伴腰痛,年龄在50岁以下者。
5.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
6.指端植皮术后(增生性瘢痕1cm2以上)。
7.手背植皮面积>50cm2,并有明显瘢痕。
8.手掌、足掌植皮面积>30%者。
9.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节缺失。
10.足背植皮面积>100cm2。
1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未做手术者。
12.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等。
劳动能力鉴定十级标准旨在对因工伤等导致的劳动能力受损程度进行科学、准确评定,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及合理补偿。
以上是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级别赔偿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