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追诉工资时效是多久?
一、员工追诉工资时效是多久
员工追诉工资的时效,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分:
一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追讨工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只要员工仍在职,无论拖欠工资的时间多久,都可以随时主张权利,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资。
二是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况。此时,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例如,员工离职后,发现离职前公司还有部分工资未发放,就需要在离职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否则可能因超过时效而面临不利后果。
这里的仲裁时效适用中断、中止的规定。比如,员工在时效期间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等情形,仲裁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前置程序,员工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员工转正后依旧按实习期工资合法吗
员工转正后依旧按实习期工资是不合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从劳动合同约定角度来看,试用期与转正期是劳动合同中两个不同的阶段,通常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会明确约定试用期工资和转正后工资。转正意味着员工已通过试用期考核,符合岗位要求,应按照约定的转正工资标准支付薪酬,若继续按实习期工资支付,违反了双方的合同约定。
其二,从法律规定层面来讲,《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工资和转正工资有相应规范。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而转正后工资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正式工资标准执行,否则用人单位构成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
其三,这种做法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转正工资标准补发工资差额,并可依法主张相应的经济补偿等权利。
三、员工住院期间工资该如何发放
员工住院期间工资的发放,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一是工伤住院。若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是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住院。员工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医疗期的长短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
三是其他情况住院。如因自身意外等非工伤、非患病原因住院,若用人单位有相关福利制度规定,按制度执行;若无规定,一般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但可能会扣除相应请假天数的工资。
以上是关于员工追诉工资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