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的定罪标准
一、非法集资罪的定罪标准
非法集资罪并非一个独立罪名,在司法实践中,涉及非法集资的犯罪主要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二者定罪标准有所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定罪标准: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集资诈骗罪的定罪标准:除了具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相关行为特征外,还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例如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等情形。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予以追诉。
二、非法集资罪从犯的金额如何认定
非法集资罪从犯金额的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一是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参与程度。从犯实际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所涉及的资金数额是重要依据。比如,从犯直接参与吸收公众存款、推销集资产品等行为所对应的具体金额,会作为认定基础。
二是看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若从犯在非法集资活动中主要负责协助宣传、招揽少量投资者等辅助工作,那么其责任相对较轻,对应的金额认定可能会结合其辅助行为所关联的资金规模。例如,通过其宣传而吸引来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数额。
三是结合主犯的非法集资总额。虽然从犯有其独立的责任范围,但主犯的整体犯罪金额也会作为参考因素。一般会按照从犯在整个犯罪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从主犯的犯罪金额中合理划分出从犯应承担责任的金额。
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会通过调查取证、审查相关账目等方式,准确认定非法集资罪从犯的具体金额,以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三、非法集资罪参与人员量刑标准
非法集资涉及不同罪名,常见的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参与人员量刑标准有所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一般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通常是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或者对象150人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等情形。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等。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集资诈骗罪**: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一般个人集资诈骗10万元以上认定数额较大。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单位犯罪,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相应规定处罚。
以上是关于非法集资罪的定罪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