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认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相关规定
一、如何确认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相关规定
在对行政诉讼进行审查和评价时,必须依据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关联性等重要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所谓“合法性”,是指我们必须确保所采用的证据在获取过程中遵循了相关法律规定及其程序性要求,即严格贯彻了法治原则中的程序正义原则;而“真实性”则恰恰意味着这些证据所反映出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并真实存续的事实,这样才能作为支撑我们论点的有力依据;至于“关联性”,则是指这些证据必须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着明确且合理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收集和筛选证据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整个案情,以便准确地把握所需证据与其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第
(一)项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书证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提供书证的原件,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
(二)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三)提供报表、图纸、会计帐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的,应当附有说明材料;
(四)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当有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者盖章。
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书证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被告
在咱们的行政诉讼里,谁来当被告这个问题可是很重要!关键就在于找出那个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它授权的机构。
所以,当你决定要打官司的时候,你得先把被告的身份搞清楚,这通常是根据行政行为的书面文件或者公告来判断的。
被告的身份一旦确定下来,那就会直接影响到这场官司该由哪个法院管,以及后面要用什么法律法规来审理。
所以,你在准备诉讼材料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好好核对一下行政行为的主体到底是谁,保证被告的身份没有弄错才行。
三、如何确定行政诉讼地点
发起行政诉讼时,真是得看准法规里头那些关于法院设置的明确要求!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被告所在地点、行政行为发生地点,或是原告所在地点。
选好诉讼地点对于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可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会直接关系到诉讼过程中的便利度、所需费用,甚至可能引发的管辖权争议!所以在你决定去法院打官司之前,千万要好好研究下相关的法律条文啦,这样才能够确保你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诉讼地点。
顺便提醒大家一句,法律里面还有很多特殊情况和例外,别让选错地方妨碍了你的诉讼进程咯!
以上是关于如何确认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相关规定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