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必然排除法院管辖吗
一、仲裁必然排除法院管辖吗
仲裁并不必然排除法院管辖。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后,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通常不予受理,即仲裁协议会排除法院对该纠纷的管辖权。这是基于当事人自愿选择通过仲裁解决争议,且仲裁具有一裁终局等特点。
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比如仲裁协议无效、失效或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时,法院可以受理相关案件。例如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存在,或者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等,都会导致仲裁协议无效,此时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
另外,即便有仲裁协议,一方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可以继续审理。
总之,仲裁虽在多数有效协议情形下排除法院管辖,但在特定条件和情形中,法院仍可能对案件行使管辖权。
二、个人与公司可以仲裁吗
个人与公司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可以进行仲裁。
当个人与公司之间产生劳动争议,诸如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均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在商事领域,若个人与公司事先或事后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且约定了明确的仲裁事项和仲裁机构,那么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也能够提交至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需注意,劳动仲裁有其特定的程序和时效规定,当事人应在规定时效内提出申请;商事仲裁则严格遵循仲裁协议的约定,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均有约束力。若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仲裁书下来还可以和解吗
仲裁书下达后仍可和解。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法律并不禁止。
从法律角度看,和解是当事人自主处分自身权利的行为。即便仲裁书已生效,双方基于自愿、平等原则就争议事项重新协商并达成和解协议,这一过程受法律尊重。
和解有多种益处。一方面,能避免后续可能的执行程序,节省双方时间、精力与费用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修复双方关系,特别是在商业合作中,为后续继续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和解的形式多样,既可以自行协商,也可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或专业人士协助达成和解。若达成和解协议,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履行方式等关键内容。若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通常可依据和解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约定内容。
以上是关于仲裁必然排除法院管辖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