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确权的土地能补偿吗
一、没有确权的土地能补偿吗
没有确权的土地能否获得补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土地来源合法,比如拥有合法的土地承包合同、宅基地审批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即便尚未完成确权程序,在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等情况下,是应当获得合理补偿的。补偿会基于土地实际用途、面积、地上附着物等因素综合确定。
然而,如果土地存在权属争议,且无法提供合法来源依据,那么补偿问题会较为复杂。在解决权属争议之前,相关部门通常不会轻易给予补偿。因为在权属不明的情况下进行补偿,可能会引发后续更多纠纷。只有明确土地归属后,才能确定补偿对象和具体补偿方案。
还有一种情况,若土地属于违法占地,例如未经审批擅自占用农用地建设房屋或其他设施,这类没有合法依据的土地一般不能获得补偿,且可能面临拆除等处理。总之,没有确权土地的补偿问题,关键在于土地的合法性及权属状况。
二、承包村里的土地怎么补偿
承包村里土地的补偿,需区分不同情况:
其一,若是因国家征收导致承包地被收回。补偿通常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安置补助费主要用于安置失地农民,根据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归其所有者,即承包方。
其二,若因村里调整土地等非国家征收原因致使承包关系变更。一般按承包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有明确补偿条款的,依约执行。若合同未约定,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合理补偿,协商时可考虑承包方对土地的投入、预期收益损失等因素。
其三,补偿标准通常依据当地土地价值、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用途等确定。各地会制定相应补偿指导价,但具体补偿数额可因实际情况上下浮动。承包方若对补偿存在异议,可先与村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通过申请乡镇政府调解,或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权。
三、土地补偿款争议如何解决
土地补偿款争议的解决途径多样。
一是协商解决。当事人各方可自行沟通交流,就补偿款的数额、分配方式等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寻求一致的解决方案,此方式高效且能维持和谐关系。
二是申请调解。可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第三方介入调解。调解方基于公平公正原则,依据法律和实际情况,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三是申请行政裁决。若涉及征地补偿标准等争议,可向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申请裁决。政府会依法审查相关情况,作出具有权威性的裁决决定。
四是提起诉讼。若协商、调解、行政裁决均无法解决争议,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民事诉讼适用于平等主体间补偿款分配纠纷;行政诉讼则针对对政府征地补偿决定不服的情况。法院将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判决。
以上是关于没有确权的土地能补偿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