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同与签定合同有何区别

2025-11-21 18:44:56 法律在线 0
  “订立合同”和“签定合同”在法律上,通常使用“订立合同”的表述。“订立”着重指过程,强调通过协商、要约、承诺等一系列行为达成合意,最终形成合同关系。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订立合同与签定合同有何区别

  在法律层面,“订立合同”和“签订合同”并无实质性区别。

  “订立”侧重于通过商讨、协商等方式确定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强调从无到有的过程。“签订”更侧重于双方在已经确定的合同文本上签字确认,表示对合同内容的认可和接受。

  从法律效果上看,无论是“订立合同”还是“签订合同”,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成立要件,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双方都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否则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总之,在法律实务中,这两个表述在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

  二、订立和变更合同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订立和变更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2. 自愿原则:当事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和变更合同,不受他人非法干涉。

  3. 公平原则:合同的权利义务应公平合理,兼顾双方的利益。

  4.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诚实守信,如实告知相关情况,依约履行义务。

  5. 合法原则:合同的订立和变更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6. 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总之,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保障合同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订立和成立的区别

  在法律语境中,“订立”侧重于强调合同等法律行为从无到有的协商、拟定过程,通常与合同的起草、谈判等活动相关。

  “成立”则更侧重于表示合同等法律行为达到了法定或约定的成立要件,从而产生法律效力。

  以合同为例,订立合同的过程可能包括要约、承诺等环节,各方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当各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时,合同成立。

  简单来说,订立是动态的行为过程,成立是这一过程达到法定或约定结果的状态。合同订立未必意味着一定成立,而成立则是订立完成且符合相应条件的结果。您明白了吗?

  以上是关于订立合同与签定合同有何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