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2025-11-22 01:04:45 法律在线 0
  调解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调解协议以下五种情况下会失效:1.违法法律;2.损害公共利益;3.受骗、胁迫签定;4.私心勾结,伤害他人;5.协议模糊不解或难实施。若有此问题出现,当事人可向法院请求协议失效确认。具体详细内容和湘声在线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调解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在如下所述的五类情况下,调解协议有可能被判定为无效:首先是其违反了现行法律及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条款;其次是对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第三方面是调解协议的达成过程中涉及到欺诈、胁迫等不当行为;再者是当事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的情况,导致其他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受损;最后,调解协议本身的内容含糊不清,以至于无法予以实际履行。

   若您发现自己签署的调解协议存在上述任一情况,均有权向相应司法机关请求认定该协议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调解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在此阐述几种调解协议有可能被判定为无效的情况:首先,如果某份调解协议不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条款内容,那么可以得出结论,这份协议是失效的。

   接着,假如这份调解协议的内容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失,甚至违背了公序良俗的道德准则,那么它同样将被视为无效。

   如果调解协议的达成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受到威胁或趁人之危等不当手段,那么受害方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这份协议。

   最后,如果调解协议的签订过程违反了自愿原则,或者调解程序存在严重的缺陷和漏洞,那么这也可能导致协议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三、调解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

   若要确保调解协议具备合法有效力,我们在撰写过程中务必关注到各方独立并且拥有与协议相关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是协议中的意思表达必须具备真实性的保障;此外,协议条款不得违反国家法律以及行政管理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也不能背离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基本原则。

   倘若依据该调解协议制定出调解书,那么在经过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并收到之后,便可立即产生法律效力。

   以上是关于调解协议无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