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市的基本行政归属
常德市明确隶属于中国湖南省,是该省下辖的地级市之一。从行政区划层级来看,常德市直接受湖南省政府管辖,属于典型的省辖市建制。作为湘北地区核心城市,常德东接岳阳,南邻益阳,西连张家界,北靠湖北省,处于两省交界的重要位置。这种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得常德在历史上长期扮演着湖南"北大门"的角色,同时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德在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具体来看常德在湖南省内的空间分布,该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0°28′-112°17′,北纬28°24′-30°07′之间。全市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8.6%,是湖南省面积较大的地级市之一。常德市中心城区距湖南省会长沙约180公里,通过高速公路1.5小时即可到达。独特的是,常德市域形状呈南北狭长分布,沅江、澧水两大水系贯穿全境,形成了典型的水陆交通枢纽特征。
常德的历史沿革与区划变迁
追溯常德的行政隶属历史,这座城市在秦代属黔中郡,汉代设武陵郡,唐代始称朗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正式定名常德,取"常怀善德"之意。明清时期,常德府辖地基本形成了现今行政区域的雏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常德专区设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常德与湖北接壤,但历史上从未划归湖北省管辖,始终作为湖南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
常德市的现代行政区划
当前常德市的行政区划包括2个市辖区(武陵区、鼎城区)、1个县级市(津市市)和6个县(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其中武陵区是常德市政府驻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种"2区1市6县"的行政架构,充分体现了常德作为湖南省重要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从人口规模看,常德常住人口约530万,在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中位居前列。
常德与周边省份的互动关系
虽然常德明确属于湖南省,但其与湖北省的互动十分密切。常德北部与湖北省的荆州、宜昌等地接壤,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特别是在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常德作为湖南对接湖北的"桥头堡",在跨省区域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德与荆州共建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就是湘鄂两省协同发展的典范项目。这种跨省协作不仅没有改变常德的行政归属,反而强化了其作为湖南省重要门户城市的定位。
常德在湖南省的发展定位
在湖南省"一带一部"发展战略中,常德被定位为湘北地区中心城市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湖南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常德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产业。从经济数据看,常德地区生产总值长期位居湖南省前列,2022年GDP突破4000亿元,稳居全省第三位。这些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作为湖南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德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常德市是湖南省下辖的重要地级市,位于该省西北部,与湖北省接壤但行政隶属关系明确。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既是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也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成员。了解常德属于哪个省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基本地理常识,更有助于把握湖南区域发展战略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