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2025-10-28 20:22:47 法律在线 0
  劳动争议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劳动争议仲裁不予受理有多种情形,包括申请人不具主体资格,申请事项不属于受案范围,争议超过仲裁时效,已有生效法律文书处理争议事项,以及其他不符合受理条件如未交材料、未明确被申请人等情况。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劳动争议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争议仲裁不予受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例如,申请人不是与劳动争议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就不符合申请条件,仲裁机构不会受理。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比如,劳动者请求解决的是普通民事纠纷,而非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像单纯的邻里借贷纠纷等,仲裁委不予受理。

   (三)申请仲裁的争议超过了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超过该时效,且无正当理由,仲裁机构通常不予受理。

   (四)已经有生效的法律文书对争议事项作出处理。若此前该劳动争议已通过诉讼等途径有了生效裁判,当事人再次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会受理。

   (五)其他不符合仲裁受理条件的情形,如未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未明确被申请人等。

   二、对劳动仲裁不服怎么办

   若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可根据不同主体采取不同措施:

   劳动者一方: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准备好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详细阐述不服仲裁裁决的事实与理由,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按照法院要求完成立案、庭审等诉讼程序,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用人单位一方:一般情况下,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同样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需要注意的是,若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用人单位只有在法定情形下,比如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等,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总之,对劳动仲裁不服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和法定程序内,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什么材料呢

   申请劳动仲裁通常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 劳动仲裁申请书。应详细写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等;明确仲裁请求,如要求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同时需阐述事实和理由,说明申请仲裁的依据。

   2. 身份证明。申请人需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复印件,若有委托代理人,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

   3.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用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4. 证据材料。根据仲裁请求提供相应证据,如要求支付加班工资,需提供加班记录等证据;证据应整理成清单,并注明证据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

   5. 被申请人身份证明。提供被申请人的工商登记信息或组织机构代码等资料。

   此外,不同地区的劳动仲裁机构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建议提前向当地仲裁机构咨询确认。

   以上是关于劳动争议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