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要开除后多久
一、劳动仲裁要开除后多久
劳动仲裁并未对开除后申请仲裁的时间作出“开除后多久”这样特定的规定。按照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开除这一情形中,如果劳动者知晓被违法开除,那么一年的时效即开始起算。比如,劳动者收到单位的开除通知,此时明确知道自身权益可能受损,一年时效就从收到通知之日起算。
若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时效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所以劳动者在被开除后,要及时关注时效问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没有开除证据怎么仲裁
即便没有直接的开除证据,也可申请仲裁。以下要点需注意:
收集相关间接证据。例如,与上级领导或人事的沟通记录,包括聊天、邮件等,其中若有涉及到辞退相关的暗示、讨论,可作为有力线索;工作交接文件,若被要求进行工作交接且无合理其他原因,可侧面证明可能面临开除。
同事的证人证言也有一定作用。但证人需符合一定条件,如了解真实情况且能准确陈述相关事实。同时,劳动手册、离职证明等虽可能未直接写“开除”,但记载的离职原因等内容或许能为仲裁提供支持。
在仲裁申请书中,详细阐述自身的主张和事实经过。清晰说明自认为被开除的缘由及相关依据,包括已收集到的各类证据。
仲裁过程中,要合理、准确地表达观点。依据证据阐述用人单位的行为可能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等。通过合理的证据收集与运用,在无直接开除证据的情况下,也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如何辞退员工且不赔偿
在合法的前提下辞退员工且无需赔偿,需满足特定情形:
第一,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要事先明确具体的录用条件,并留存员工不符合该条件的相关证据,比如考核记录、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成果等。
第二,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需有合法、明确且公示的规章制度,同时有证据证明员工确实严重违反了这些规定,像多次旷工、严重违反保密制度等。
第三,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要能界定“重大损害”的具体标准,并提供员工失职行为及造成相应损害的证据。
第四,员工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要有证据证明员工存在兼职行为且影响本职工作,或用人单位已提出改正要求而员工未改正。
第五,因法定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如员工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总之,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且不赔偿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避免法律风险。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要开除后多久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