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工伤认定没有劳务合同怎么办
一、申请工伤认定没有劳务合同怎么办
在申请工伤认定时没有劳务合同,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是提交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其他材料。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银行工资发放明细等),能显示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情况;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等。
二是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劳动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证明材料,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作出裁决。若裁决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可凭该裁决书及其他工伤认定所需材料申请工伤认定。
三是若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存在异议且有证据证明属于劳务关系等其他关系,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能按照工伤认定程序处理。若是劳务关系,一般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处理,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也可能有其他处理方式。
二、签劳务合同会影响工伤赔偿吗
签劳务合同与签劳动合同在工伤赔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会对赔偿产生影响。
若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在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责任。这意味着赔偿责任的确定需要考量双方在事件中的具体过错程度。一般来说,提供劳务者需证明接受劳务一方存在过错,如未提供必要安全保障措施等,才能获得相应赔偿,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实际损失。
而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可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只要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不论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都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保障程度相对较高。
所以,签劳务合同可能影响工伤赔偿,具体赔偿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形判断。
三、工伤骨折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工伤骨折赔偿需依据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确定。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如下:
医疗费:按实际发生的合理医疗费用计算,凭有效票据报销。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
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需护理的,根据护理级别和市场护工标准计算。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计算。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以此类推。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支付,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此外,若工伤骨折造成其他后果,如后续治疗费等,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相应费用。
以上是关于申请工伤认定没有劳务合同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