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多久能撤诉离职

2025-11-05 00:42:45 法律在线 0
  劳动仲裁多久能撤诉离职?劳动仲裁中,撤诉与离职是不同事项。申请人在仲裁委受理后、裁决前可自行申请撤诉,仲裁委审查符合条件会准许,无固定时长限制。劳动者仲裁时打算离职,依试用期与否等情况处理,若有书面协议则依约离职,都要遵循规定程序。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劳动仲裁多久能撤诉离职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撤诉与离职是不同的事项。

   撤诉方面,申请人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作出裁决前,均可自行向仲裁委提出撤诉申请,仲裁委经审查认为符合撤诉条件的,会准许撤诉。通常只要按规定提交撤诉申请材料,仲裁委一般会较快作出准许撤诉决定,并无固定时长限制。

   离职问题,若劳动者已提起劳动仲裁,之后打算离职,需根据实际情况处理。若处于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若已过试用期,通常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离职。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就离职事宜、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等达成一致并形成书面协议,那么也可依据协议约定的时间离职。总之,撤诉和离职需遵循相应法律规定和程序,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去劳动仲裁需带什么材料

   去劳动仲裁需携带以下几类材料:

   (一)申请书。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身份证明。劳动者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还应当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三)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用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四)其他证据材料。支持仲裁请求的相关证据,如加班证据、解除劳动关系通知等。如有证人,需提供证人的身份证明及证人证言。

   (五)用人单位工商注册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渠道获取,证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准备好上述材料,有助于劳动仲裁程序顺利进行。

   三、劳动仲裁打了多久有效

   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这一年时效存在中断和中止的情形。时效中断是指在时效进行中,因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已经进行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例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又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都会导致时效中断。

   时效中止是指在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发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仲裁时效期间,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比如,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会发生时效中止。

   需注意,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多久能撤诉离职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