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合同是绝对无效的
一、哪些合同是绝对无效的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类合同绝对无效: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这类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本质上是一种伪装行为,因此无效。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违反这些规定的合同自然无效。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合称,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所以合同无效。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破坏了正常的交易秩序,损害了他人利益,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二、手写合同什么样的无效
手写合同存在以下情形无效:
1.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其签订的手写合同也不具备法律效力。
2.虚假意思表示:合同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无效。例如双方签订合同并非基于真实的交易目的,而是为了逃避债务等非法目的,该合同无效。
3.违法违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比如买卖毒品的合同,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自始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的无效。像以人作为抵押物签订的合同,违背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应认定无效。
5.恶意串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例如双方勾结签订合同,损害第三人的财产权益,该合同无效。
三、无效合同损失怎么赔偿
无效合同损失赔偿遵循过错责任原则。若合同被认定无效,有过错的一方需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若双方都有过错,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确定损失赔偿范围时,通常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现有财产的减少,如为签订合同支付的费用、准备履约支出的成本等。间接损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如果合同有效履行能获得的利益。
在举证方面,主张赔偿的一方需证明自身损失的存在、对方的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提供合同、付款凭证、业务往来记录等证据。
若双方就损失赔偿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受损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根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双方过错程度、损失大小等因素,判定赔偿的具体数额和方式。
以上是关于哪些合同是绝对无效的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