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医疗过失是指什么
一、重大医疗过失是指什么
重大医疗过失涵盖了医疗过程中过失行为的严重程度,而此类过失行为必须于12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并接受相应处分。
具体来说,以下几种可以被确认为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首先,如果此种过失行为导致患者丧生或可能引发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严重后果;其次,如若该过失行为直接造成了至少3人以上的人身损害;最后,当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制定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的其他情况也应视为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重大医疗过失是怎么认定的
评估医疗行为是否构成过失的关键因素在于该医疗行为是否违背了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制度、行业标准以及临床医护人员的操作规程。
同时,判断医疗过失行为还需要考虑其是否存在主观上的故意。
医疗过失行为可能会对患者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害结果,不论这些损害结果的严重性如何,它们都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三、重大医疗过失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白,对于当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通过协商去解决纠纷时,医患方需要在协商处理完毕之后的7个工作日内,严格履行相关的报告义务;至于如果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情况下,则需要由双方共同委托进行鉴定,鉴定费用也会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预先缴纳以及分担。
但是,在争议未得以解决之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没有办法主动出击进行干预。
虽然当事人完全有权根据法律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可是在此之后,他们必须遵循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程序。
当患者提出处理请求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请求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只有在决定予以受理之后,才能启动鉴定程序或者将案件移送至其他机构进行鉴定,同时,鉴定费用也需要由申请人预先支付,而如果最终认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话,那么这笔费用就需要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当遵循诉讼优先的原则,也就是说,只要在诉讼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都不能擅自进行处理,或者终止处理。
对于责令医方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对违反报告义务行为的处罚等行政专属权力,仍然需要依法履行。
总的来说,诉讼优先的原则,已经明确地规定了其适用于当事人申请处理争议的各种情形。
以上是关于重大医疗过失是指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