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合同会被法院视为无效合同
一、什么合同会被法院视为无效合同
以下几种合同通常会被法院视为无效合同: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独立订立的合同,因其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无效。
(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比如为逃避债务而虚假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该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这里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若合同内容违反此类规定,将被认定无效。
(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若合同内容违反社会公共利益、道德风尚等,如以违法犯罪行为为内容的合同,会被判定无效。
(五)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比如双方合谋损害第三人利益签订的合同,该合同因损害他人权益而无效。
二、什么部门能证明合同无效
能够证明合同无效的部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人民法院。在合同纠纷诉讼中,当事人若对合同效力存在争议,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的订立、内容等进行全面审查。比如,若合同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法定无效情形,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会依法判定合同无效。
二是仲裁机构。当合同双方事先约定了仲裁条款,在发生合同效力争议时,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同样会按照法律规定和仲裁规则,对合同是否有效作出裁决。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是否无效并非由某个行政部门来认定。虽然一些行政部门可能会对合同相关事项进行监管,但对于合同无效的最终判定权,通常由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行使。这是基于司法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以确保对合同效力的认定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平正义原则。
三、申请合同无效流程
申请确认合同无效,一般可按以下流程进行:
一是确定管辖法院。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涉及不动产等特殊情况,则按相关法律规定确定管辖法院。
二是准备相关证据材料。需收集能证明合同存在无效情形的证据,比如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具体条文、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相关材料,像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三是起草并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明确写明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即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事实与理由(阐述合同无效的具体依据和相关事实)。
四是立案受理。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五是参与庭审。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阐述各自观点和依据。
最后,法院经审理后会作出判决。若法院认定合同无效,相关当事人应依据判决结果履行相应义务。
以上是关于什么合同会被法院视为无效合同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