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能否阻却犯罪
一、行政处罚能否阻却犯罪
行政处罚一般不能阻却犯罪。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的制裁。而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且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者性质、适用依据和目的不同。行政处罚基于行政法律法规,目的在于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犯罪认定依据刑法,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法益。
虽有些行为可能先面临行政处罚,但这并不影响后续经审查若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一些环境污染案件,企业起初可能因违规排放被环保部门行政处罚,然而若其行为严重程度达到刑法规定的污染环境罪标准,仍会被司法机关以犯罪论处。
实践中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依据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全面审查,不能因已受行政处罚就否定其构成犯罪的可能性。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并行不悖,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二、总监被行政处罚会怎么样吗
总监受到行政处罚,可能产生多方面影响:
首先,在个人层面,行政处罚会在其个人信用记录上留下不良印记,这在未来可能影响其贷款、参与某些商务活动或担任特定职务等。例如,金融行业总监受处罚后,在申请新的金融业务许可资质时可能受限。
其次,职业发展方面,所在单位极有可能对其采取进一步措施,如警告、降职、撤职等。这会严重影响其在公司内部的职业晋升通道,甚至可能导致失去现有职位。同时,在行业内声誉受损,同行对其评价降低,未来其他企业在招聘时也会持谨慎态度。
再者,若行政处罚涉及行业监管领域,相关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其从业范围、期限。例如,食品行业总监因违规受处罚,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相关工作。总之,总监被行政处罚,对个人职业、声誉及未来发展都会带来程度不同的负面效应。
三、行政处罚完了会不会在刑事
行政处罚后仍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性质不同,适用情形和法律依据也有别。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的制裁,旨在维护行政管理秩序。刑事处罚则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的惩处,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法律秩序。
若行为虽先被认定为仅需行政处罚,但后续调查发现该行为已达到犯罪程度,符合刑事犯罪构成要件,那么就会启动刑事程序。例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起初可能因情节较轻仅给予行政处罚,若进一步查明销售金额巨大,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行政处罚并不必然排除刑事处罚,关键在于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否符合刑事犯罪标准。
以上是关于行政处罚能否阻却犯罪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