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书下来后还能调解结案吗

2025-11-19 21:25:23 法律在线 0
  法院判决书下来后还能调解结案吗?法院判决书下达后有调解结案可能,需满足条件。送达前双方可自行和解申请撤诉;送达后执行阶段也可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自觉履行可终结执行程序。但判决书生效一方拒绝和解,另一方只能通过执行程序实现权益。接下来湘声在线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法院判决书下来后还能调解结案吗

   法院判决书下来后,通常情况下仍有调解结案的可能,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一方面,在判决书送达前,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此时,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经审查后,若认为符合撤诉条件,会准许撤诉,案件以和解方式结案。这种方式尊重了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体现了当事人对自身权益的自由安排。

   另一方面,即使判决书已经送达,在执行阶段,双方当事人也可以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经平等协商,就变更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执行和解协议达成后,若当事人自觉履行,法院可终结执行程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若判决书已经生效且一方拒绝和解,那么另一方只能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自己的权益。

   二、法院判决书下达怎么调解

   法院判决书下达后进行调解通常有以下步骤。首先,双方当事人应在收到判决书后的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出调解申请,表明愿意通过调解解决纠纷的意愿。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安排专门的调解人员或调解团队。

   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会分别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立场和底线,积极促进双方的沟通与协商。调解人员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对双方的争议焦点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供双方参考。

   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与对方进行协商和妥协。如果双方能够就调解方案达成一致,法院会将调解协议制作成正式的法律文书,经双方签字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双方在调解过程中无法达成一致,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判决的执行或进入下一步的诉讼程序。总之,法院判决书下达后的调解是一种灵活解决纠纷的方式,旨在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减少诉讼成本和时间。

   三、法院判决书还能调解吗

   在一般情况下,法院判决书作出后通常不能再进行调解。判决书是法院对案件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判决书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通过再审程序对判决书进行纠正或调整的情形,但这并非调解。如果存在法律规定的可以申请再审的事由,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再审,由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查和处理。

   另外,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判决书生效后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且该和解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判决书进行执行和解的裁定,在执行程序中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调整和变更。但这与在判决作出前的调解程序有所不同,本质上是基于双方的自愿和解而对执行程序的一种处理方式。

   总之,通常情况下法院判决书作出后不能再进行调解,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有其他途径对案件进行处理和调整。

   以上是关于法院判决书下来后还能调解结案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